2008年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在論文《
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中提出比特幣這一概念,標志著
區塊鏈技術雛形就此誕生。具體而言,區塊鏈是一種全新的計算范式和分布式基礎架構,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密碼學方式和基于自動化腳本代碼的智能合約來生產、驗證、存儲和傳輸數據。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能夠在非信任環境中提供去中心化信任機制,從而讓多方參與者在沒有中介機構的情況下進行安全的信任化交易。尤其在需要多方參與協同的物流領域,區塊鏈有望降低交易成本,優化商業模式,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
強安全、高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性,賦予了區塊鏈無窮的生命力和強大的顛覆性。
區塊鏈應用很有可能消除諸如銀行、清結算機構等傳統的中心化組織,達到降低運營成本、減少結算時間并增加企業現金流的目的。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在包括物流、
供應鏈、
金融、醫療健康、公共事務等諸多領域。根據克勞斯· 施瓦布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書中提出的觀點,區塊鏈技術的引爆點將于2025年之前到來。屆時,區塊鏈將儲存相當于全球GDP總量10%的資產,并且將成為政府提供征收稅款的高效手段。據高德納(Gartner)咨詢公司預測,在2018-2021年第一批成功的區塊鏈應用誕生后,更大規模的產業應用和該領域投資將在2022-2026年出現,并于2027-2030年全面爆發。全球區塊鏈技術市場將在2030年以前增長至31億美金的規模。區塊鏈作為一股為社會帶來信用革命的核心力量,被認為是當今世界最具顛覆性的創新技術之一。
但我們也應該理性地認識到,當下區塊鏈技術存在所謂“不可能三角”瓶頸問題,即現有區塊鏈系統只能在安全性、效率、去中心化三點中兼顧兩點。如何破局,將直接關系到這一革命性技術能否在未來大規模商業落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