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資產交易所發展過程
在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以
區塊鏈為代表的分布式記賬技術迅猛發展。作為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之一,
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資產受到廣泛關注。
在加密資產交易領域,隨著加密資產的交易需求和關注度上升,網絡上出現了面向公眾提供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電子化撮合、集中連續競價服務的交易平臺,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加密資產的種類、總市值以及交易平臺數量均經歷了爆發式增長。2013年末,全球加密資產市值約100億美元,至2016年末為161億美元。2017年末,加密資產總市值暴漲至5729億美元,呈高度泡沫化狀態,且價格波動巨大。據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8日,全球加密資產市值為3530億美元,其中比特幣市值占據了市場64.1%的份額。
加密資產交易所成為全球加密資產交易的主要途徑。尤其是2017年,加密資產價格飆升為加密資產交易所帶來了大量投資者用戶,大量風投資本涌入,大大刺激了加密資產交易所行業的發展,無論是交易所的數量、注冊用戶數、交易規模,還是盈利情況都獲得了大幅增長。據Coinmarketcap統計,截至2019年8月5日,全球加密資產交易市場已超過1.9萬家。
加密資產交易所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萌芽期(2010-2012年)
最早一批交易所創建于2010年,交易資產主要為比特幣。如中國的比特幣中國、以及日本的Mt.Gox等。彼時,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價值未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同,市場價格相對較低,交易所的數量也較少,市場處于萌芽階段。
(2)成長期(2013-2016年)
2013年,比特幣等加密資產價值逐漸受到市場認可,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市場對加密資產交易的需求日益旺盛,推動了加密資產交易所數量的增加。代表性交易所有
火幣、OKCoin等。
(3)發展期(2017年-至今)
第三批交易所大量進場是在2017年的大牛市期間,比特幣價格暴漲,
ico項目百花齊放,交易所數量猛增,并于2017年底達到頂峰。之后受市場價格下跌影響,新設立交易所數量有一定的回落,但目前仍保持較高的增速。此階段的交易所以
幣安為代表。
2018 年后半年,加密資產市場整體下行,全球發行加密資產數量銳減,加密資產交易所的數量也從2018年年初的高速增長急轉為年末的下降態勢。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加密資產市場整體下行趨勢明顯,二是全球對加密資產及交易所的監管和安全的關注度增強,三是與穩定幣的發展和趨勢有關。
目前大量加密資產交易所虧損甚至關閉,火幣、OKCoin、幣安等發展較好的大型交易所也開始在行業中進行更多的嘗試和擴展,如在區塊鏈媒體、礦業、錢包、
區塊鏈應用綜合解決方案等細分領域布局,嘗試建立自己的區塊鏈行業生態體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