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內部,因為豐富的場景需求和業務體量,對高性能AI算力的需求已非一日。
電商場景中,拍立淘等新興購物方式涉及的圖片搜索,需要AI芯片。
還有文娛場景,優酷視頻修復、分析,也需要AI實現。
還有阿里正在大規模落地推進的城市大腦等,如各類車輛進行檢測、跟蹤、特征提取、屬性檢測等,也都離不開更強算力加持。
未來,在醫療和自動駕駛等重要垂直領域,更是空間廣闊、商業前景潛力十足。
單自主芯片自用,就已效益顯著。
更何況阿里云的地位和實力,也能讓AI算力通過阿里云賦能更多領域、更多企業。
所以此次含光800芯片選擇云服務的商業模式,也在情理之中。
阿里方面,則更樂于強調首款AI芯片的商業模式背后,一以貫之的普惠性——平頭哥創辦的核心理念。
今年早先推出的無劍SoC平臺和玄鐵處理器IP,都選擇了直接開放授權,幫助企業降低芯片設計門檻。
而含光800的普惠性,則體現在通過阿里云AI云服務的形式,讓企業隨時隨地可以享受高性能計算服務。
平頭哥下一步
隨著含光800發布,平頭哥已集齊了全棧芯片家族:
基礎單元處理器IP,C-Sky系列、玄鐵系列,為AIoT終端芯片提供高性價比IP;
一站式芯片設計平臺,無劍SoC平臺集成CPU、GPU、NPU等,降低芯片設計門檻;
AI芯片,含光800通過AI云服務為AI場景提供高性能算力。
這三大產品系列,初步完成了平頭哥端云一體的芯片生態。
而接下來,平頭哥產品形態,重點將是云端AI訓練芯片、端上推理芯片,以及用于阿里云神龍服務器的SoC專用芯片,以滿足更多場景的算力需求。
此外,平頭哥芯片初步軟硬件閉環實現,阿里巴巴在芯片、云和AI三大業務之間的協同關系,也雛形初現。
從時代趨勢而言,三者原本就是三位一體。
AI算法逐漸集成到芯片,集成算法的專用芯片能為云服務提供了更強的性能,而云計算本身則加速了AI應用的大規模落地。
過去十年,阿里集中推進、展現成果的是AI和云計算。
現在,平頭哥補齊芯片一環,阿里在計算版圖中的鐵三角形成。
不過中國科技互聯網巨頭,自然還有野心更大的宏偉藍圖——行業生態和開發者生態。
此前,玄鐵910發布,阿里也明確解釋過,平頭哥目標就是打造AIoT時代的基礎設施平臺,延續從阿里巴巴B2B淘寶支付寶,到阿里云和菜鳥等延續承襲的阿里之道。
在此次云棲大會,基于RISC-V架構的玄鐵處理器、以及無劍SoC平臺也有開發者案例——如
人工智能獨角獸云天勵飛、老牌芯片商炬芯科技,以及可重構計算芯片領軍企業清微智能,都將現場亮相。
當然,既然AI芯片是一次軟硬件一體化的完全重構,那么在軟件棧和模型框架方面,阿里必然也不會袖手旁觀。
最明顯的信號,莫過于重磅引入的Caffe之父賈揚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