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朱民
天秤幣Libra橫空出世,揭開了新的國際金融體系變革帷幕的一角,天秤幣Libra白皮書預示著一場顛覆和再造的開始,大戲正在開演。我們不要高估天秤幣Libra的技術以及潛在27億客戶,也不要低估天秤幣Libra在發展和運營中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但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要低估這場變革可能的深度、廣度和速度。
序
6月18日臉書(Facebook)公布天秤幣Libra白皮書,高調宣布起步加密貨幣為基礎的支付領域,一時引發世界熱議。天秤幣Libra作為升級版的數字貨幣,具有跨境支付、超/跨主權貨幣、新金融生態的功能和潛質,由此,天秤幣Libra提出了一個極其具有想象空間的世界金融的未來展望。
也因為此,天秤幣Libra概念一經提出,就立即面臨技術創新、商業競爭、監管和政府/主權沖突的四個維度的約束和挑戰。正是由于以上四個因素的約束,天秤幣Libra的發展也必然會是一個漸進和充滿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監管協調的相當長的過程。
我看臉書的戰略就是利用其科技、市場的壟斷優勢,先聲奪人,先舉起旗幟,但小規模發展,逐漸商業化,謹慎平衡技術創新、商業競爭、監管和政府/主權沖突的四個維度的挑戰,在發展中尋找機遇,逐漸推進。但我們也不能由此低估天秤幣Libra可能的沖擊以及可能的變化速度。一是天秤幣Libra發展的場景相當寬廣;二是今天世界變革的的基本的主導力量是科技創新,全球化和自下而上的大規模的消費者/公眾參與,天秤幣Libra恰恰聚合了這三股力量。天秤幣Libra引發的變革一定是顛覆性的,全球的,在市場的推動下,其發展速度之快也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
天秤幣Libra 的白皮書開啟了一場新的全球競爭。鑒于天秤幣Libra未來可能的發展和可能的對各國法定貨幣和國際國幣金融系統的沖擊,并由此對我國支付系統、資本管制,金融系統、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經濟安全的挑戰,特別是在目前中美經濟貿易和政治摩擦的大背景下,天秤幣Libra其實加強了美元的霸權地位,我們對它的問世以及今后可能的發展不能掉以輕心。
我國在央行數字貨幣的理論研發和試驗在國際上是有優勢的,我國的電子支付系統在電子支付基礎設施、客戶規模和運營經驗方面在國際市場也是具有優勢的。我們在這個領域和世界幾乎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天秤幣Libra白皮書其實給我國提供了一個進入這一新的未來國際金融和貨幣市場公開競爭的黃金機遇。
中國不能置身事外,要積極參與這場全球金融重構的競爭和建設,既搶占先機,又穩扎穩打推進。鑒于這場顛覆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我們的戰略可以是:舉高旗,穩扎營;觀亂局,順大勢;深改革,推研發;廣結盟,建新制。
即第一,先以點迎戰,把大旗舉起,通過設立我國自己的新一代支付/數字貨幣體系,迎戰天秤幣Libra的挑戰,積極布點;但觀全球競爭進展而后動,謹慎推進,穩打穩扎。第二,加快改革,在天秤幣Libra挑戰的場景下穩步加快我國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可兌換的改革。第三,全面布局,一方面加快我國已有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和落地,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在新的線上維度的擴展。另一方面加大對國內已有電子支付市場的政策、規劃和監管的改革和研究。第四,廣泛結盟,聯合新加坡、瑞典、瑞士、加拿大、英國等在央行電子貨幣研發同樣走在前列的國家共同合作,并在IMF、 BIS、 FSB等國際金融組織的框架下推進國際央行數字貨幣和跨境數字支付的監管和治理機制的構建。
這樣央行和市場并進,改革和監管同步,國內和國際協調,雙線并進,逐漸融合,我們有望在不遠的將來,走在世界的前列,先行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支持的新一代的數字跨境支付系統。根據我觀察的目前我國在這個市場的競爭地位,我相信我國有望在這場世界經濟金融的大博弈中占據有利地位,走出中國經驗,走出中國模式。
我在7月初大連的達沃斯論壇上表達了我對天秤幣Libra的基本觀點,本文進一步簡要討論我的3點觀察:1、天秤幣Libra可能的顛覆;2、對天秤幣Libra的全球監管;3、天秤幣Libra 給我國的機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