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萬物互聯是在做一個基礎準備,它把所有東西都智能化了后要產生非常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存到了某一個終端上面,人工智能可以通過搜索去讀取。
人工智能對世界的感知方式可能跟人類有很大差別,甚至完全不一樣。比如我們看一個杯子就是用眼睛,人工智能可能是根據數據,它不用眼睛。
數字永生實際上針對的是在數字世界當中產生的生命,或者說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有朝一日可以產生數字生命。
數字永生分三種,一種是記錄影像或是思想,我們已經實現了。
一種是虛擬的人,人工智能,我們已經站在了一個門檻上,可能在未來的二三十年會出現一個真正虛擬的,帶有強烈自我意識的存在。
最后一種可能是大家最想達到的,但我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就是把自己數字化,一直活下去。
一個哲學上的問題,當你這樣復活或者重構和你一模一樣存在的時候,他并不是你。人不可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流。你在數字當中復制一個你,那個你和現在完全是不一樣的,即便他是永生的,你還是得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只能把你這輩子過好。自己的個體叫做人生有限,且行且珍惜。

▲鄭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