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之前,Jason與Lisa(楊慧,INB CEO)已分別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深耕近10年。
Jason主攻“大數據和算法”,曾供職于三星集團,在大數據工程師、數據算法培訓師、大數據研究員等角色中,逐步歷練為行業專家,并始終在尋求更高的自我價值;Lisa專長于“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 ,為渣打銀行、麥肯錫、野村證券、百勝餐飲等跨國公司提供一站式數據解決方案。在長達十年的數據研究過程中,Lisa深刻的意識到,調研、咨詢等數據市場始終存在“數據精準度低、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通常是靠經驗豐富的品牌公司背書,缺少技術保證的基礎。兩人都認為,數據市場的需求在未來將指數級增長,尤其是互聯網大數據的爆發,精準營銷的剛需,數據溯源、數據智能、鏈上大數據將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甚至顛覆大數據行業。
2014年底,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共同參與立項Insight Chain,利用區塊鏈技術改善傳統調研。Jason主抓技術與產品,Lisa負責市場開拓。可以說,INB最初是一條“應用鏈”。由于項目股東大多有傳統金融背景,INB便將其應用場景率先聚焦在了金融領域,即把傳統二級金融市場的邏輯搬到幣圈。
團隊設計了如下通證經濟模型:項目方定期上鏈披露項目信息;分析師基于上述信息出具投研報告;分析師可向用戶發起調研,獎勵INB;用戶可購買報告,支付INB;用戶可打賞優質報告,促進分析師的優勝劣汰……該模型曾得到了孟巖老師的公開肯定,認為是通證經濟模型非常好的實踐。至2019年7月,INB入駐分析師達151名,已出具報告80余篇。這樣的成績在Jason看來,用“初具規模,蓄勢待發”來形容。
Jason表示,上述邏輯是通的,但在實際運作中,項目方數據全部上鏈仍面臨技術阻礙,僅僅將項目信息和分析師報告的哈希上鏈,并不能真正實現上述金融邏輯的可信閉環。這促成INB團隊最終意識到:只聚焦于一個場景,不做公鏈基礎設施,走不長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