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Insight Chain(INB)位于北京上地的辦公樓,已是第三次。與CTO吉建勛先生(Jason)此前有過兩次簡單的交流,他的平和沉穩能讓人產生無名的信任。近日,值INB公鏈測試網上線不久,Jason希望與我們做一番深入溝通,他說:時機已經成熟,是時候告訴市場了,INB絕不止于調研,INB公鏈的聚焦點很深遠,我們要做的是——構建互聯網大數據生態。
再度走進INB,迎面而來的是一面充滿科技感的專利墻;過道處依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寫著開發任務的小便簽;測試網上線倒計時牌還未摘下;來到Jason辦公室坐下,一眼望見桌上疊放著的《INB戰略規劃(2019)》、《Insight Chain區塊鏈相關技術發明專利目錄》、《Insight Chain技術白皮書(2019)》。我隱隱的感覺到:INB今年要發力,顯然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Jason隨即同我翻閱了那本厚達200多頁的專利目錄說:我們現在已經申請了200個專利,到8月份可以增加到260個。今年年底,能在國家專利局查見230個左右。INB專利數量在鏈圈是排在第一位的,到年底可以在國內公司中排名前三,第一是“阿里巴巴”,第二是“中國聯通”。阿里與聯通的專利大多圍繞“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存證等領域的應用”;INB的專利主要與“區塊鏈、互聯網大數據和金融”相關,其中既涉及區塊鏈技術,也涉及應用場景,后者占2/3左右。
在驚嘆于INB于靜默期中的實力積累同時,筆者迫切的想要解開心中的疑問:INB素來以“調研鏈”的名義出現,現在看來一定是狹義了。目前,團隊在下一盤怎樣的棋?對此,Jason從團隊尋找定位的思考向我講起。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