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探討數字貨幣的終極未來
2019-8-21 09:02
來源: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關注
數字貨幣與超級央行解讀
我們再看一下
數字貨幣和超級央行的可能性。我認為,如果現金完全消失,電子貨幣需要進一步往前走,會走向兩層,一層是數字賬戶,一層是數字支付體系。走向這樣的兩層架構后,才可以使這個體系成為一個完全沒有漏洞、完全閉環的體系,而且是垂直總分賬的體系。因為垂直總分賬的體系,把它做成拉普拉斯系統做成智能合約是特別方便的。
我舉幾個瘋狂想法的例子:
第一,零利率或者流動性陷阱還存在嗎?央行完全有能力隨意定利率,從很低的負利率到零利率到很高的利率。如果是負利率對存款人的懲罰或者稅收政策,這都沒有問題。所以在未來,也許數字貨幣時代是不存在流動性陷阱的,零利率或者負利率都會顯得很正常,如果我們要對賬戶的余額,尤其是一些極其富有的余額進行歧視性的待遇。
第二,數字發行的條件性可能也可以。我們舉一個特別小的例子,量化寬松還有必要退出嗎?央行發行這些數字貨幣時就加上時間戳,央行雖然發的是帶有有效期的數字貨幣,有可能間接創造信用需求,接收到時間戳貨幣的使用者它不得不在有效期之內把這些數字貨幣使用掉。所以,央行現在只能夠創造貨幣供給,未來也許能夠創造信用需求。在超級央行的情況下,未來稅收系統、未來社會保障系統、未來社會救濟系統等等都會高度依賴于超級中央銀行。中央銀行的地位會隨著數字貨幣體系的形成,在整個國民經濟當中處于一個非常重要而獨特的地位。
關于數字貨幣的三個猜測
我想講一些猜測性的事情。
第一,由于數字貨幣和數字支付體系是未來,隨著我們整個生活線上化形成,因此線下零起點的東西都會慢慢消亡或者名存實亡。
第二,Libra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Libra從底層到賬戶到支付有完整的設計,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代幣和
比特幣真的不一樣,Libra有自己的流量、自己的場景、自己的閉環系統。如果美國允許嘗試Libra,我們能不能設想或者建議一下,中國的監管部門、央行或者政府職能部門,也能夠允許我們中國的某一些
金融科技公司嘗試類似于Libra的東西,因為我們比他們更有條件做得更好,而不是更差。
第三,法定數字貨幣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事情。彭文生做過一個有趣的研究:大約70%的國家央行都在關注數字貨幣,但其中大約有60%的央行傾向于在可預見的將來,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不是那么大。
以上這是我對數字貨幣的一些猜測,并不一定對,謝謝大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