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加密體系大概有三層,一是對底層的
數字貨幣加密,二是對數字賬戶加密,三是對整個支付清算體系加密。越加密,效率越低,成本越高,交易越麻煩。
首先,支付體系加密是可行的。我們現在有兩大類體系,一類是垂直的總分賬體系,也就是中心化的體系。這個體系高效運作,明確無誤;另一種體系是分布式系統,Libra未來要運用的系統就是分布式系統,分布式系統要實現直接配對交易必定是低效率的。如果這兩個體系都是加密的,毫無疑問垂直的中心化體系效率要遠遠高于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統。但是現在的這個系統中有一點點漏洞,在于對現金的處理上。因為我們現在所持有的現鈔、輔幣,的確在線下場景當中作為一種分布式的配對交易。比如,張三把錢給李四,完全是耦發式的發行。如果未來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可以使現鈔主、輔幣消失,央行支付系統就是沒有漏洞的。
其次,談談賬戶加密。賬戶分為兩層,一類是線上加密賬戶,一類是加密賬戶授權使用之后的數字身份。數字賬戶和數字身份可以把它看成兩層也可以看成一層,有一個數字賬戶就可以了,所有的線下的卡都沒有用了。未來,我們線下的銀行卡、儲蓄卡或者其他線下支付工具,只是一個終極賬戶,各個支付工具中的余額會迅速歸集走,我們只需要分層的數字賬戶就夠了。如果已經有了數字賬戶體系,對數字貨幣這個底層進行加密就顯得有點多余,反過來可以說,因為目前的一些數字資產,比如
比特幣,是沒有可靠的數字賬戶體系的,所以才不得不對底層數字貨幣體系進行加密。反過來我們也可以這么講,鈔票上的鈔碼,銀行的驗鈔機是對底層加密。所以對中國來講,我們有了微信和支付寶等在線支付賬戶之后,基本上不會考慮張三通過支付寶轉來的錢是真錢還是假錢,我們也基本上不會考慮你收到那的筆錢是多少個100塊、多少個50塊等輔幣構成。
因此,未來如果以數字貨幣為核心,建立一個加密的清結算體系就足夠了,數字貨幣本身就不需要加密。未來我們很快會看到,數字貨幣帶來了主輔幣完全消失,因為數字貨幣本身可能是非加密的、余額式的,只是存儲在加密的數字賬戶當中。所以這三重體系當中最多兩重加密,三重加密是沒有必要的,完全是多余的。
我們來討論下錢包的問題。現在中國已經來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已經有了微信、支付寶這樣的沒有目的性的在線支付方式,他們可以用來在線轉賬。商業銀行銀行卡被綁定在在線賬戶當中。
支付寶、微信支付屬于典型的熱錢包,銀聯的云閃付也可以部分稱之為熱錢包,但不太熱。商業銀行提供所有的支付工具都是冷的,都是偶爾使用而不是經常在線熱的。所以我們覺得不方便,所有冷錢包在未來數字貨幣和數字支付體系時代都要淡出消失。西方國家當中也出現了一些支付的現象,比如說Uber也可以綁定信用卡,但這不表明Uber綁定信用卡就使信用卡就成為熱錢包,它仍然是冷錢包。永遠在線上能方便地隨手抓出來隨手放出去,這樣的錢包才是熱的。冷熱錢包決定了未來我們也可能基于現在的支付寶、或網聯銀聯、或基于微信的財富通等等,形成為數不多的熱錢包體系。每個人基于熱錢包體系有一個自己的在線的熱的數字賬戶。這個賬戶,決定了可能未來就三層結構。底層是數字貨幣,中間這層是數字賬戶,頂層這一塊是數字身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