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在由互聯網
金融博物館舉辦的“下午茶”活動中,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霍學文對
區塊鏈和
ico、
比特幣等提出九個問題,直問區塊鏈、比特幣、ICO和
token的本質與價值來源。
他說,現在大家只管炒ICO,ICO背后東西的價值沒人去關心。“我們一定要防止虛假區塊鏈成為非法金融活動的外衣,ICO成為割韭菜的工具,Token成為迷惑大眾的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霍學文指出把區塊鏈簡單理解為“去中心化”,是翻譯錯誤,是不準確的。“我研究了之后,發現概念翻譯錯了,是比錯誤本身還要嚴重的錯誤:區塊鏈中的‘decentralized’特征的本意不是所謂的“去中心化”,準確地講是‘分散’的意思,是一種‘降維’。”
此外,霍學文還提出,“以現在區塊鏈形成的速度,還遠不能顛覆現有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資產的交易大多依賴于交易平臺的身份認證,還是擺脫不了傳統威脅風險。”
在回答觀眾關于“Token會完全禁止嗎”的提問時,霍學文稱:如果說一項技術非得發幣才能夠存在,那到底以誰的幣為準,發出的幣到底有什么用?如果不兌換法幣,那什么都沒有。發幣就是兌換法幣。有人把Token翻譯成通證,你翻譯成什么它都是Token。換個馬甲性質不變。我的看法就是,區塊鏈如果不擺脫發幣困境,它永遠找不到合法落地的機制。
霍學文還就ICO監管的國外經驗進行論述。他稱,在中國,ICO已經納入非法金融活動的范疇,定性為非法公開融資。“很多人說,你看美國把ICO納入證券監管了,這等于合法化,這個理解是錯誤的。美國已經開始有案例對區塊鏈欺詐進行起訴,日本已經開始禁止交易所對ICO的交易。各國都不會容忍以ICO欺詐、欺騙金融消費者。”
霍學文曾不止一次的在不同場合表示要加強對
區塊鏈技術的規范與監管,在2016年7月的第一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上,霍學文就曾表達兩個觀點,一是區塊鏈將成為金融科技的底層技術;二是,“如果現在不規范區塊鏈技術,它又成為非法金融活動的來源。”
2018年1月26日舉辦的北京金融國際博覽會上,霍學文發言釋放了一大信號:北京將嚴厲打擊虛擬貨幣與區塊鏈欺詐行為。他在發言中著重強調:“所有發展區塊鏈的企業一定要關注好風險、控制好風險,一定不能造概念、造模式來欺騙金融消費者,你可以欺騙一時,但是絕不可能欺騙一世,因此所有發展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以及基于區塊鏈的發展,帶著這個幣那個幣的,必須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為先機,我們將嚴厲打擊欺詐行為。”
霍學文九問區塊鏈、ICO與比特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