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FT與中本聰共識(
區塊鏈)有相當不同的特性:PBFT是一個許可制的、基于領導節點的、基于通訊的、安全性重于活躍性的共識協定。
許可制的(Permissioned):PBFT并非完全開放的,這是由于PBFT需要讓節點能夠驗證彼此的訊息以及精準掌握節點的數量,區塊鏈則是屬于對任何人都開放的非許可制(Permissionless)。
基于領導節點的(Leader-based):也就是先決定領導節點(Leader),再由領導節點送出提議,這樣做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浪費自己的運算資源去爭取當領導節點的機會,然而缺點就是只有在視域變換時才輪替領導節點,成為領導節點的機會并不公平,缺乏加入網絡的誘因;區塊鏈則是在多個提案中選擇工作證明難度最高的區塊作為共識,雖然這樣會造成運算資源的浪費,但是成為出塊者的機率大致是公平的,其與算力成正比。
基于通訊的(Communication-based):PBFT的安全性奠基于3階段投票,雖然不必如工作證明般消耗大量計算資源,但數量龐大的通訊也造成可擴展性的瓶頸——就算是號稱最實用的PBFT,也無法擴展到1000個以上個節點。不僅如此,PBFT使用消息驗證代碼(MAC),每投一輪票就需要每一個節點驗證一次訊息,大量的簽名/驗證也是另一個潛在的瓶頸。
安全性重于活躍性的(Safety over Liveness):PBFT不論在何種網絡假設下(同步/異步)都能確保安全性,幾乎不可能出現分岔,因此具有實時敲定(Instant Finality)的特性;相對地,區塊鏈則是活躍性重于安全性,其安全性有賴于同步的網絡,而具有復數個共識(及分岔)的情況也相當常見,需要經過一定數量的區塊「確認」才能保證其不再分岔的機率足夠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