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時報》記者:當前,數字經濟方興未艾,國際匯兌也面臨數字化的巨大機遇。這是否意味著主權貨幣將實現數字化統一?
周子衡:以數字技術橋接各主權貨幣,實現國際匯兌,這在技術上日臻成熟,其風險,主要有二:一方面,監管合規。其所產生的法律風險及其延伸而來的財務風險是非常高的,特別是將各主權貨幣納入到一個統一的、非銀行的數字化國際兌換體系后,局部合規風險所產生的結構性沖擊也將是難以抵御的。考慮到,國際匯兌監管基本上以銀行監管為基本架構,對于數字化國際匯兌的監管包容將是十分有限的,而任一局部的監管政策調整,在時間軸上,或將頻繁發生,這就是使得國際數字化匯兌體系十分脆弱;另一方面,假使國際數字化匯兌體系十分堅挺與成功,將誘使大量銀行匯兌活動轉向數字匯兌體系,轉嫁風險并攘奪收益,這將加劇數字匯兌與銀行匯兌兩大體系之間的摩擦與沖突。無疑,數字匯兌體系的風險壓力將急劇加大,其風險管控能力面臨嚴重挑戰。數字匯兌體系意圖延緩或化解這一挑戰,將迫使它選擇并采取與銀行匯兌相接近的策略,同質化策略削弱了其競爭力。即便如此,在遭遇共同風險時,數字匯兌體系面臨的沖擊與壓力無疑將更大。
目前,全球經濟發展遠未成熟到尋求一體化甚或貨幣一體化的階段;況且經濟全球化正經受嚴峻挑戰,面臨重大調整。于此階段,以國際匯兌數字化驅動外匯數字化,尋求主權貨幣的數字化大一統,甚或建立全球單一
數字貨幣體系,不是敢于超前的創新問題,而是完全脫離實際,強行推出,不僅十分脆弱,更有根本失衡的風險。
需要強調的是,Face book所將發行Libra是數字社區幣,其優勢在跨國,但劣勢在跨社區;它是技術先導下的數字貨幣供給,在滿足數字貨幣的具體而現實的需求方面收得很窄,在數字外匯與國際貨幣數字化統一方面放得很開;它初始為社區性數字資產,這將極大改變Face Book自身的營收結構,但在接下來的營收會計作業上,需要更具保障性的政策安排和更具彈性的合規策略;以數字外匯作為主要戰略方向,所面臨的風險壓力和監管壓力不會少于只會更多于銀行競爭者。因此,需要更具戰略性的合作伙伴,一同逐一跳出數字貨幣的誤區甚或陷阱。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