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ibra成功需要哪些條件?
針對穩定幣成長、成功的必要條件,火幣區塊鏈研究院會圍繞供給機制充分性、體系穩定性、市場接受度、團隊、社區有效性及政策合規性的五大維度,對Libra項目進行綜合評估,并提出相應的必要條件。
4.1 保證后續儲備的充足
Libra前期的儲備由創始成員提供,28家成員每家提供1000萬美金,將構成價值2.8億美金的儲備,如果成員超過100個,將達到10億美金的儲備。目前穩定幣市值排名第一的USDT已經達到約35億美元的市值。盡管USDT被詬病大量增發,但是Libra如果要成為全球性的強流動性數字貨幣,10億美金是遠遠不足的。
Libra的后續儲備將來自用戶,通過抵押各種法幣資產以保證儲備金充足,具有足夠的供應量以維持價格穩定。若在市場需要Libra時,無法及時補充,則會導致錨定價格偏離。
4.2 保證暢通靈活的兌付通道
兌付通道是用戶與穩定幣發行機構進行兌付的通道,直接決定穩定幣的發行和銷毀。如果兌付通道不暢通,當市場上對Libra的需求突然增大或減少時,只能通過場外用戶間的交易進行,很容易讓穩定幣的價格產生波動,使得價格偏離。由于Libra是由一籃子貨幣資產進行抵押的穩定幣,且期望支持任意法幣的兌換,所以將對兌付通道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滿足多個幣種的儲備的靈活兌付。
4.3 保證充足的商家和應用場景
市場接受度和應用場景是穩定幣的重要指標,只有具備足夠的使用需求,才能保證穩定幣的流動性。此前Facebook也推出過支付業務,但成績并沒有起色;同樣的,盡管支付寶、微信支付在中國大行其道,在國外,信用卡仍然是最主流的支付方式。這說明,用戶具有自己的支付習慣,除非新的支付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和剛性的需求,否則并不容易快速滲透。對于Libra來說,其也需要找到其剛需場景,以此為起點進行推廣。
(1)更多的商家支持和推廣Libra支付:未來,對Libra的支持應該是更廣泛,更細微,覆蓋線 上線下,在基礎設施上成為能夠替代傳統支付方式的數字貨幣。
(2)滿足必須要用數字貨幣的場景的需求:如區塊鏈應用、交易所、錢包等。
(3)加強普惠金融推廣:全球沒有銀行賬戶但有手機的大約有10億人,這部分用戶對Libra存在剛需,是最適合推廣和滲透的領域。
4.4更分散的全球團隊和合作伙伴
為更大地增強去中心化,提高Libra的滲透率和價值,協會需要擴展更分散的全球合作伙伴,為Libra的流動性做支撐。同時,驗證節點和協會成員中可以引入更多具有區塊鏈經驗的公司和團體,以創造更高效的運營社區。
4.5滿足全球政府的監管要求
雖然Libra協會為去中心化非盈利組織,但各種資金的托管與兌換仍需依靠廣大合規的托管機構、銀行和交易商。這需要各國對于數字貨幣和貨幣交易支付有相應的監管條例,如獲得合法的牌照,經過KYC/AML審查等。各國的監管制度各不相同,且Libra背后承載著巨大的體量,涉及到全球性的業務,可以預見的是合規的路上必定困難重重。
在Libra白皮書發布不到一天的時間里,已經有多個國家政府對該項目紛紛表態,比如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呼吁七國集團對Libra進行密切審查;法國經濟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表示,“Libra成為主權貨幣是不可能的。這不能也不應該發生。” 歐洲議會德國代表Markus Ferber也表示,擁有超過20億用戶的Facebook可能成為“影子銀行”,監管機構應高度警惕。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Maxine Waters則要求Facebook暫停Libra加密貨幣網絡的開發進程,直到舉行聽證會。目前,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已經決定將于7月16日就Facebook最新的加密貨幣Libra舉行聽證會,主要議題是審查Facebook數字貨幣和數據隱私的考慮因素。
此外,Libra也面臨屬性界定的問題,抵押法幣發穩定幣的模式,也有可能被當成發行債券。如果這個說法被監管接受,那Libra很可能直接套用現有證券法,發行要登記注冊,發行方盈利情況可能會有要求,基本上要滿足發傳統企業債的要求,被當成證券進行監管,且在其所有流通的國家都會面臨相應的監管風險。
目前全球政府對Libra項目的擔憂眾多,白皮書中對儲值資產的解釋也不夠充分。但無論如何,Libra如果要在全球范圍內成功,必定要走好合規之路,而且需要有代表性的國家的監管通過,這樣Libra的資產儲備才能具備基礎的價值。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