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
比特幣攀上了8903美元(約6.1萬人民幣),是2019年以來的又一個新高。
田雪皎 陳遠揚 攝影報道
資深“挖礦”玩家小武(化名)說,雖然他不炒比特幣,但作為一名擁有數千臺“礦機”的他,十分關注比特幣行情。今年4月30日開始,比特幣就開啟了上漲行情,從5000多美元一路上漲,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連續突破6000、7000、8000美元大關,一度逼近9000美元。
“這讓‘挖礦’的人越來越多。”小武說,雖然中國關閉了比特幣交易平臺,認定為非法交易,但是對于比特幣“挖礦”的態度并未明確。正因為如此,全球70%的比特幣產自中國,而中國70%的“礦產”在
四川,特別是水電充足的大渡河流域。
由于比特幣“挖礦”需要耗費大量電力,中國的比特幣“礦場”往往選址于較偏遠且電力發達、電費較低的地方,如
新疆、
云南、
內蒙古、四川等地區。而行業里流傳的一句話是:四川,已成為比特幣的天然“礦都”。
小武說,礦商一天最多能挖十多個比特幣。即使挖礦的收益極高,但將近50%的收益都要用于支付電費,所以礦場看中了電站的直供電。
小武透露,因為電站直供電不用并入國家電網,所以費用很低,很多礦場便直接建在了電站內或者附近,并自己修建變電站,“下了高速上國道,下了國道轉省道,出了省道上縣道,礦場就建在這樣的深山里。”
“因為是比特幣挖礦,廠房無法立項,也沒有環評和報建,涉嫌違法搭建,電站直接售電也有違電力法。”小武說,這是目前大多數“礦場”的現狀,“礦場”離電站越近越省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