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兩位嘉賓對
區塊鏈職業教育方向的未來進行了討論,在產品化方向和如何在復雜的市場中滿足客戶需求上各有見解。
黎躍春院長結合他的項目ChainDesk的定位和轉型進行了分享,ChainDesk 主要布局的 STEP 模式(Scene Training of Enterprise Projects),是一種以項目驅動,場景化、實戰化的實戰派工程師加速創新模式。ChainDesk 團隊研發了很多企業級項目并且會將項目教程化,然后學員以項目小組成員招募的模式進入加速工場進行一個月或者更短期的一個加速。他說,“我們會以區塊鏈系列企業級產品進行加速,在全球各個城市去加速企業里面真正需要的技術實戰型復合型人才,下一步將會建立云計算方向、
人工智能、大數據、
物聯網等方向,并且會建立 ChainDesk 獨有的實戰型復合型人才招聘平臺…我自己的一個感知還是商業模式,最好的商業模式都是利他的,其實這個利他的話也是區塊鏈的思維,因為區塊鏈它本身就是新商業模式的體現。”
劉志毅院長則從數字經濟商學院的發展實踐來說明區塊鏈職業教育的未來,他認為數字經濟領域的教育一定是跨學科的,以及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他說,“
區塊鏈技術的實質是分布式網絡,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下一代互聯網的技術選擇方向之一,當然可能是概率最大的那個。作為網絡技術它本身有它的特點,但是在具體企業上的應用實際上它一定是要跟智能和其他技術融合起來,所以第一點就是區塊鏈是一個切入點,但是除了這個切入點之后,比如說我們第一期課程有區塊鏈、人工智能、互聯網、
金融科技和產業互聯網它是一個系統。一定要依賴這個系統的能力去提升,所以你說市面上很多培訓機構或怎么樣,當然是有很多培訓機構,但是不同培訓機構你能不能找到你的稀缺的能力,尤其在內容層面;第二點我們是講要走出去,什么叫走出去?我們也在跟高校合作,就比如說在商學院跟高校的合作,現在是這樣一個場景,有的老師有一些研究的需求,但在高校尤其是有科研經費的高校,他們自己在前沿領域有相應的這個研究的訴求,比如說他做區塊鏈實驗室,那么他需要這種外部的智庫,外部的這種大腦,幫他去完成一些產業的前沿的技術的成果,把這些成果怎么樣落地化實施化進入高校。”
本期的兩位嘉賓分別從IT專業教育和綜合商學院兩個方向討論了區塊鏈的職業教育的話題,得到了非常多有價值的洞察。筱靜觀察將持續關注區塊鏈教育領域的發展,歡迎大家持續關注《筱靜觀察》微信公眾號,觀看更多節目視頻。無論是區塊鏈的技術還是區塊鏈的人才需求都在不斷的發展和擴大當中,希望大家跟我們一起見證和分享這個行業的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