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經濟學”這個詞,是有了區塊鏈后,很多經濟學家討論區塊鏈帶來很多經濟學新問題的時候,起的一個名字。在加密經濟學之前,有互聯網經濟學、網絡經濟學、虛擬經濟學。網絡經濟學的鼻祖,可以看成是凱文凱利和Google的首席經濟學家范利安,他講了互聯網所帶來的很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介紹一下區塊鏈,現在行業里分成區塊鏈1.0、區塊鏈2.0、區塊鏈3.0。所謂區塊鏈1.0,最典型的代表就是2009年1月份上線的比特幣區塊鏈。區塊鏈1.0最主要的,最核心的貢獻就是建立了一套密碼學的帳本,提供了一套新的記帳方法,和我們以前所熟悉的復式記帳法不
第一個層次,區塊鏈最底層的一個層次,實際上是分布式網絡,區塊鏈是架構在分布式網絡技術之上的一個應用。分布式網絡技術是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最早的所謂的P2P網絡,到后來的CDM,到現在的邊緣計算,物聯網3.0時代要進入到邊緣計算時代,區塊鏈是建立在分布式網
有關于區塊鏈,大家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比如說談到區塊鏈的時候,大家會說,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經濟機制。那么如果要用一句話說清楚區塊鏈,我認為2015年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社的封面文章,它的題目寫得非常好,我覺得足以概括區塊鏈——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
談到數字盜竊,有一點常被人誤解誤談。盡管人們普遍認為盜賊并盜不走資產本身(社會安全號SSN、電話號、金錢等);相反,他/她盜走的是獲取SSN、電話號和/或金錢的秘鑰(至少在開始時)。而有了這把秘鑰,便可以打開獲取信息的各種方法。
幾周前,多個廣泛使用的以太坊多重簽名錢包被黑了,被盜以太坊資產達3200萬美元。另有1.6億美元的資產被一群白帽黑客搶先保護起來。這起事件突顯了編寫智能合約代碼所面臨的挑戰。沒有什么環境比公有鏈更具對抗性了:你的代碼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研究你公開的函數
本文是從一個業務架構師的角度,來努力說明因為區塊鏈,這個世界將會看到的新變化,或者說區塊鏈能使傳統行業出現什么樣的新業態。區塊鏈的核心能力分析就筆者所理解,區塊鏈的核心能力在于“大大降低了達成存在性證明的成本”。存在性證明這個詞有點生,望文生
最近各種區塊鏈大會目不暇接,內容都在談技術、談Token、談社區、去中心化等等,也有不少朋友調侃:中國的區塊鏈行業存在于數十萬個微信群和各種論壇、
經過多年的概念開發,比特幣的閃電網絡現已處于測試階段。因此,每天都有越來越多的節點出現在閃電網絡上,越來越多的用戶正互相開放閃電網絡通道,有些商家甚至開始接受閃電支付。
經常在新聞和論壇里看到某某幣將要進行分叉,到底分叉是什么,怎么產生的,有何影響呢?為什么會產生分叉 隨著BTC價格直線飆升,比特幣的用戶量越來越大,交易轉賬愈加頻繁,開始出現比特幣網絡擁堵、交易費用上升等問題。出現這些情況是因為比特幣區塊大小限制1MB
1. 大錢要認真對待,誰都虧不起。小錢就無所謂了,我在幣圈的錢不會超資產的5%。2. 如果要變成專家才能賺錢,那這個群明天就可以解散了,幣圈90%的人可以退場了。3. all in 的人需要學習,不然怎么死都不知道。但如果是小錢,學習的成本太高。如果我為了5%的資產也
挖礦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其實比特幣挖礦的意思是通過適合比特幣計算的硬件,然后來運行比特幣的一些計算程序,計算對了可獲得相應的比特幣。它是通過哈希(Hash)算法,將過去一段時間內未經比特幣全網認可的交易信息收集、整理,對全網所有節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