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標導向看,油氣田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是油氣田生產儲運過程中的碳排放控制。油氣田生產儲運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主要來自電力生產消費帶來的間接排放,目前國內油氣田電力生產消費來源是以煤電為主的火電。降低碳排放的首要
“碳足跡”的概念源自于“生態足跡”,主要以二氧化碳排放當量(CO2 equivalent,簡寫成CO2eq)表示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相較于單一的二氧化碳排放,碳足跡是以生命周期評價方法評估研究對象在其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
4月18日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旨在應對氣候變化,減低碳排放的議案,它是歐盟提出的在2050年之前達到碳中和的“綠色協議”的核心部分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在5月21日召開的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中國可持續金融的發展與國際合作形成了良性循環。在參與國際協調合作的過程中,最新的國際進展也會對國內發展綠色金融形成引領和促進作用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大力推廣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堅持對內對外開放一起抓,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在融入和服務構建新
近日,浙江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全省第二批林業固碳增匯試點創建單位名單,杭州余杭區等6個縣(市、區)列為林業增匯試點縣創建單位,物產中大長樂林場等24個單位列為林業碳匯先行基地創建單位。至此,浙江省林業碳匯試點“雙十”目標(試點縣10個
鋼鐵行業是最難實現碳中和的行業之一。世界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粗鋼產量約為10.13億噸。按照每噸粗鋼碳排放量為1.8噸計算,去年全年我國鋼鐵產業碳排放量約在18.23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以上,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行業
近日,國家發改委對《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建立和完善需求側資源與電力運行調節的銜接機制,逐步將需求側資源以虛擬電廠等方式納入
零碳時代的新商業文明,既能帶來社會財富增長,又能推動社會進步,還能增進人類健康福祉,正是整個 " 地球村 " 迫切需要建立的,是對此前不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更高級替代。在零碳商業文明的構建中,新能源行業的企業和企業家們理應一馬當先,擔當重任
針對火電、新能源發電混合的新型電力系統成功研發基于北斗和5G技術的新能源微電網智能協同測量技術,研制出高實時、高準確、誤差聯動修正的高、低壓碳排因子計量校準裝置,為電力系統碳排因子測量難題提供了全鏈條系統解決方案,為促進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和碳資產管理打下
碳市場的活躍度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準入機制存在問題,覆蓋行 業和參與的市場主體較為單一。從覆蓋行業來看,試點碳市場主要以工業為主,全國 碳市場初期僅納入電力行業,尚有占全國碳排放 60%的其他行業、企業暫未納入全 國碳市場統一管理
碳標簽是把一個產品從原料采購、運輸、生產到銷售過程中所消耗的二氧化碳量,在產品包裝上用量化的指數標示出來,推廣低碳排放技術,以標簽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信息。也就是說,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跡標簽的方式引導購買者和消費者選擇更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