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CER重啟之日越來越近,各種關于CCER改革的小道消息不脛而走。其中一條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說是以后不允許將國內的減排資源賣到國外去。當然這個減排資源我想一定不是CCER,因為CCER目前在國外沒有任何用處,那指的是啥就不言而喻了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引下,綠色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與此同時,“綠色金融”也成為銀行業重要的發展共識。近年來,各家金融機構以“碳金融”為抓手,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繼智能化后,電表再次迎來重要升級。近日,全國首個基于國網智能物聯電表架構的電碳表項目在江蘇蘇州投入試點應用。該表可讓電力用戶和有關部門實時掌控碳排放情況,實現電力全鏈條碳排放量由“核算”向“計量”轉變,為“雙碳”工作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青藏高原碳與氣候變化監測聯盟由青海省氣象局和青海省科技廳共同發起,加盟單位25家,以全球大氣本底與青藏高原大數據應用中心創新平臺為基礎,通過碳、氣候變化監測評估研究,主動適應氣候變化需求,構建跨行業、跨區域、跨部門以監測為主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貫徹落實教育部《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伴隨“雙碳”目標提出,綠色、低碳成為經濟轉型必然趨勢。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政策工具,全國碳市場已進入第二個履約期,碳市場的運行帶來哪些社會影響?未來各行業該如何推動減排?面對轉型,巨大資金缺口如何解決?
明晰生態資源權屬,提升碳匯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強化發改、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統計等部門之間的數據整合能力,建立碳匯生態資源云平臺,動態匯總和更新不同類型碳匯生態資源的數量、分布、結構、功能、性狀等數據信息
8月8日,世界領先的氣候行動和可持續發展非營利標準制定者Verra推出了其數字化計劃的第一個組成部分-項目跟蹤器。項目跟蹤器位于新的Verra項目中心內,將為在Verra注冊表中列出項目的利益相關者提供更多關于這些項目狀態的可見性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2日就二十國集團(G20)環境與氣候部長聯席會議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據報道,二十國集團環境與氣候部長聯席會議近日在印度金奈閉幕,個別西方媒體援引個別人觀點稱中方立場阻礙會議就減排、停止使用化石燃料、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關鍵問題達成一致,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表示,有關報道觀點同事實完全不符。7月28日,二十國集團環境與氣候部長聯席會議形成共識文件和主席總結,取得積極平衡成果。但受部分國家無端引入地緣政治問題干擾,會議未能形成公報,中方對此感到遺憾。 “中方認為,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統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負有重要責任。G20應致力于凝聚各國政治共識,充分尊重各國不同發展階段和國情,交流分享最佳實踐和經驗教訓,鼓勵各國加強務實行動,推動國際社會團結合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提高全球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信
加快構建減污降碳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機制,建立健全減污降碳統籌融合的戰略、規劃、政策和行動體系,完善碳交易制度。運籌帷幄做好碳中和“最后一公里”的碳移除托底技術保障。通過高比例電氣化實現交通工具低碳轉型,推動交通部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為充分發揮金融資源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綠色低碳產業項目發展的支持作用,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結合工信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財〔2021〕159號)
二十國集團(G20)環境與氣候可持續部長會議日前在印度金奈舉行。會議深入探討氣候變化、藍色經濟、資源效率和循環經濟、土地和生物多樣性、水資源管理等全球環境與氣候問題。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率由外交部、生態環境部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并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