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計算組織碳排放和產品碳足跡的時候,經常遇到兩個常見問題:一是活動數據對應多個排放因子;二是活動數據壓根沒有對應的排放因子。根據ISO等碳排放計算標準,有一些處理這類問題的基本原則:
英國政府正在為 UK ETS 涵蓋的設施開發一種新的數字系統,以監測、報告和驗證其排放量,該系統將從夏季開始取代現有的 ETSWAP 系統。
代表超過 90% 的英國航空公司和行業的行業聯盟在周一概述了一個路線圖,其中包括技術和效率改進,以及到本世紀中葉減少多達 900 萬噸的碳排放,這將使該行業遵守其凈零排放途徑。
G7 能源部長概述了支持高完整性碳市場的原則以及周末在日本舉行會議后發布的更廣泛的公報,提供了支持產生碳信用額度的減緩行動的信號。
碳風險被納入定價體系后,可以倒推出中國目前的碳價格,再通過動態追蹤,進一步評估出未來的碳價格。比如我們發現,現在重碳的企業或者行業的市值要低一些,是因為碳因子已經被反映到定價中,通過上市公司的市值變化即可以測算出整體碳排放權的
國泰君安研報稱,英國與歐盟開展合作,同步推進碳關稅政策。第三國已支付碳排放可對碳關稅進行抵減,我國碳交易體系將加速對標歐洲,碳交易價格有望超預期。
碳普惠機制主要是對小微企業或個人綠色低碳行為進行具體的減排量量化核算,通過相應低碳場景的積分制度,對低碳行為賦予一定的價值,并進行相應激勵,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公眾參與、低碳惠民”的碳普惠體系,其核心是減排者受益。
海南省鼓勵大型活動組織自愿購買減排量,實現大型活動碳中和。鼓勵按照碳普惠方法學科學申報項目減排量,結合生態優勢,積極開發藍碳綠碳產品,主動服務全省碳普惠交易,創新基于碳匯資源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碳普惠是通過建立碳賬戶,以商業激勵和碳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方式,鼓勵綠色低碳行為的正向引導機制,是一項利用互聯網與碳金融等方式調動社會各主體積極參與綠色低碳行動的創新做法。
溫帶森林在碳匯貢獻中占比最大,約占全球森林碳匯的47%,而我國東北地區作為我國溫帶森林的主要分布區,在全國森林碳匯貢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座談會上,與會專家代表通過全面系統分析我國東北地區森林碳庫建設的巨大潛力以及開展森林增匯
最近生態環境部正在公開征集CCER交易產品方法學,表明我國自愿碳市場重啟已經開始。全國碳市場包括一個強制市場、一個自愿市場。啟動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為社會和企業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提供了一個新平臺,有助于‘雙碳’目標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