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和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分別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及比特幣衍生品以來,已過去了一年時間。由于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市場一直處于超級熊市周期
據Bitcoin Exchange Guide消息,Node Blockchain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目前許多文章至少夸大了三分之一對比特幣的能源消耗量。報告指出,“由于采礦中心的物理位置對比特幣網絡并不重要,因此礦工們以最低的邊際成本涌向產生剩余電力的地區。從長遠來看,這有可能產
6月29日,“世界區塊鏈大會?烏鎮”盛大開幕,本次峰會由國內資深的區塊鏈門戶媒體巴比特主辦,全球多家行業知名機構協辦。大會邀請到1000+高端代表出席、80+海內外大咖演講分享、50+重量級VC/PE投資人到場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各樣的區塊鏈不斷誕生。每一條區塊鏈都在某個特定的垂直領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他們彼此獨立,相互之間無法進行價值和數據的交換,直到側鏈技術誕生才開始打破這個局面。
比特幣的總量為2100萬枚,以挖礦獎勵的形式發行,大約到2140年所有的比特幣將會全部被挖出。這也就意味著,在那之后礦工們將不會繼續獲得比特幣作為挖礦獎勵,礦工們會因此消失嗎?屆時比特幣區塊鏈的安全又怎么保障?
據了解,BitInstant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基金會創始成員和前副主席Charlie Shrem今日撰文稱,比特幣挖礦將對能源生產和使用效率產生凈效應。原因在于:其一,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可以使金融體系的巨大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