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各樣的區塊鏈不斷誕生。每一條區塊鏈都在某個特定的垂直領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他們彼此獨立,相互之間無法進行價值和數據的交換,直到側鏈技術誕生才開始打破這個局面。
側鏈技術的提出
2012年,
比特幣聊天室首次出現了關于側鏈(SideChains)的對話,當時比特幣核心的開發者們正在考慮如何安全地升級比特幣的協議。其中的一個想法是進行“one-way peg(單向錨定)”,即用戶可以將比特幣移動到一個單獨的區塊鏈來測試一個新客戶端;然而,一旦這些資產被轉移走,它們就不能在被轉移回主鏈上去了。
后來,比特幣核心開發者Greg Maxwell提出了一種“two-way peg(雙向錨定)”的想法,即價值可以轉移到另一個區塊鏈上,然后再回到原先的比特幣區塊鏈上。2014年,Maxwell和一些比特幣核心開發者一起組建了Blockstream。在同年10月,發布了一篇文章“讓區塊鏈的創新與錨定的側鏈結合在一起”描述側鏈技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