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carbon credit(“碳減排額”或俗稱的“碳信用”)需求的激增,導致大量金融資本和玩家涌入。他們或者是試圖創立新的市場標準,或者是建立各種新的碳交易所或交易平臺,或者是深度參與碳交易的各個環節,扮演了碳市場創新者和攪局者的
Ripple全球人才招聘副總裁Jim Chauncey-Kelly正在招聘碳市場總監,因為該公司尋求擴大其在碳市場的業務,并將重點拉到氣候保護方面。根據職位描述,被聘用的成功候選人將與Ripple的各個部門和團隊合作,包括Ripple X、Ripple Impact等。此外,候選人還將與金融科技公司
“二氧化碳排放市場在性質上就是一種金融市場,也是綠色金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二氧化碳排放分配使用的一種機制,更多是以供求關系為基礎,涉及多種不確定性的風險定價市場,更是一種跨區配置投資與風險管理的市場。”周小川
氣候變化為一種叫做碳信用(carbon credits)的數字生態商品創造了一個快速增長的全球市場。目前估計,這些碳市場每年的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一個碳信用代表一公噸二氧化碳,與減少導致氣候變化的碳排放有關。
據Cointelegraph 4月22日消息,國際商會(ICC)發起了新的碳倡議,以慶祝地球日50周年。該倡議將致力于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為碳市場帶來更高的流動性。
所謂“碳排放權”,是指企業依法取得向大氣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等)的權利。而“碳配額”則是指經政府主管部門核定,企業所獲得的,一定時期內向大氣中排放的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當量計)的總量。
碳排放權交易,則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確定一定時限內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以配額或排污許可證的形式分配給個體或組織,使其有合法的碳排放權利,并允許這種權利像商品一樣在市場參與者之間進行交易,確保碳實際排放不超過限定的排放總量
各試點碳排放履約工作都在有序進行,隨著履約截止日將近,控制排放企業都要向發改委上繳去年發下來的碳指標,有富裕也有缺口,夠用的可以出售,不夠用必須購買才能完成任務,直接促使交易量陡增,碳價飆升。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場碳價最高達70.11元/噸,據易碳家了解
隨著發改委和環保部各項有關建立碳市場政策的出臺,國家發改委已經在全國十多個省市建立了試點碳市場。在未來,碳市場將以星火燎原之勢在全球范圍內鋪開。任何企業和個人將會被納入碳交易市場,用經濟手段包括碳交易權排放和碳稅兩種主要方式來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庫,用戶不斷更新和驗證它。在網絡成員的監視下,每個添加的數據塊都是“鏈式的”,并成為不斷增長的記錄列表的一部分。該技術允許通過安全數據庫轉移資產和記錄事務。區塊鏈技術可用于發展清潔能源的點對點貿易,為消費者提供認證和便利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