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堅信區塊鏈token融資會是一項巨大創新,但當前落后的規則正在摧毀這種創新,使其淪落為“騙局”的代名詞,但愿市場能夠早些糾正過來。
區塊鏈技術最初被“中本聰”實現時,的確是以對現有金融體系的變革為目標,這一點無論在其白皮書還是比特幣創世區塊中都有體現,但是十年來,區塊鏈技術依然是爭議不斷,而且在落地應用方面鮮有突破。
國內銀行業較早的區塊鏈應用當屬郵政儲蓄銀行在 2016 年通過 Fabric Hyperledger(超級賬本)在資產管理業務中實現的多方信息交互,即資產管理方、投資管理方、托管方之間通過區塊鏈平臺連接
跨鏈項目 ChainX 創始人岳利鵬在 Web3 峰會宣布,計劃基于 Polkadot 實驗網 Kusama 上試驗新的智能合約平行鏈 ChainX K1,并將 PCX、X-BTC 等資產逐步通過雙向輕節點跨鏈路由進入該平行鏈,進而進一步路由進中繼鏈。
知名比特幣核心開發者、Blockstream的聯合創始人Pieter Wuille日前在郵件列表中發布了一種專為使用比特幣而設計的新代碼編寫語言,名為Miniscript,旨在讓程序員更容易編寫支付比特幣的智能合約。作為比特幣的智能合約編程語言,Script讓用戶可以具體表述比特幣支付需要
經過五年的發展,以太坊交出了什么樣的成績單?對于它的未來大家會什么期待?目前是公鏈發展的關鍵時期,大家有很多不同看法。公鏈需要在性能、費用等方面進一步突破,也需要在落地場景上進一步探索
挪威航空公司正推出自己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挪威航空區塊鏈交易所(NBX)。挪威航空公司是歐洲第三大航空公司,此前挪威航空公司曾宣布,將推出比特幣兌換服務
“區塊鏈”語境下的“智能合約”,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去中心化,或者說它是不可修改的。“區塊鏈”背景下的智能合約,則是分布在每一個結點(可以理解為一個服務器)上,它的內容是不可調整的。以借錢的合約為例,合約一旦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