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銀行業較早的
區塊鏈應用當屬郵政儲蓄銀行在 2016 年通過 Fabric Hyperledger(超級賬本)在資產管理業務中實現的多方信息交互,即資產管理方、投資管理方、托管方之間通過區塊鏈平臺連接,通過智能合約提高指令執行速度,從而改善了原來各方之間靠郵件、電話進行指令交互的低效局面。
之后,國內銀行紛紛嘗試各類應用。
(一)工行
2017 年初,工行參與了央行
數字貨幣的發行和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的研究工作;同年 3 月,工行完成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
金融產品交易平臺原型系統建設,在其平臺上為客戶提供點對點的金融資產轉移和交易服務;同年 5 月,工行的區塊鏈與生物識別實驗室啟動與
貴州省的脫貧攻堅基金區塊鏈管理平臺,在貴州省政府的支持下,工商銀行與貴州省貴民集團合作,通過銀行金融服務鏈和政府扶貧資金行政審批鏈的跨鏈整合與信息互信,以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溯源、不可篡改”實現了扶貧資金的“透明使用”、“精準投放”和“高效管理”。
2018 年 11 月 20 日,工行成功發放首筆數字信用憑據融資。工行聯合核心企業及第三方
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將核心企業與各層級供應商間的采購資金流與貿易流集成到區塊
聯盟平臺上,相當于核心企業用數據交換信用
評級。供應鏈上任意一個持有應收款數字憑據的供應商均可在線向工商銀行提出融資申請,申請指令經工商銀行智慧信貸平臺批準后,貸款可瞬間到達企業賬戶,有效緩解了處于產業鏈末端、實力較弱企業的資金壓力。
2019 年 5 月,
雄安新區管委會正式啟動運行的雄安征遷安置資金管理區塊鏈平臺,將應用工行區塊鏈技術,以實現征遷原始檔案和資金穿透式撥付的全流程鏈上管理。
(二)農行
2017 年 8 月,農行與趣鏈科技合作,推出基于區塊鏈的涉農互聯網
電商融資系統——“e 鏈貸”。該產品利用區塊鏈技術向電商供應鏈的法人客戶提供完整電商融資服務,以解決長期以來涉農信貸業務的信息不對稱、管理成本高等難題。
農行還基于區塊鏈技術構建了掌銀客戶數字積分體系(簡稱“小豆”),以各類權益激勵客戶更多地體驗掌銀重點功能和服務。據統計,至 2018 年 8 月,“小豆樂園”上線一年之際,累計參與客戶超過 1300 萬。
2018 年,農行推出了應用區塊鏈技術的企業年金項目,通過把企業年金業務全流程信息上鏈,實現業務各參與方之間信息共享,提升數據處理效率。通過構建可信聯盟鏈,增強了交易可信度,縮短了處理時間,由原來 12 天縮短為 3 天。
農行也參與到了雄安區塊鏈“戰團”之中,與雄安集團合作開發區塊鏈電子票據系統,支持該集團在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推行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用于新區項目整個鏈條的支付結算,從而實現招投標管理、支付結算、供應鏈融資融信等全面金融服務創新。
(三)中行
2017 年 1 月,中行曾上線區塊鏈電子錢包(BOCwallet)的 iOS 版本,該錢包地址由 32 位的數字 + 英文字母組成,用戶可綁定個人在該行的銀行卡號;同年 6 月,中行與騰訊合作,測試區塊鏈技術;同年 8 月,中行與 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組織和全球銀行一起加入 SWIFT gpi 區塊鏈概念驗證,以促進金融在 SWIFT gpi 項目中的應用。
雄安新區可謂是中國區塊鏈技術應用集中地,中行在其中參與了新區土地征遷系統、區塊鏈資金管理系統、建設者信息管理平臺、雄安集團智慧森林系統、雄安集團招投標系統等開發建設工作。截至 2019 年 3 月,已累計參與 10 萬畝苗景兼用林、容東截洪渠、截洪渠景觀林等新區招投標項目,累計營銷 47 家總包及分包開戶上鏈,為中標企業提供直連服務。
(四)建行
2017 年 9 月,建行與 IBM 合作,在
香港開發和推出了一個“區塊鏈銀行保險平臺”,為其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提供服務;同年 11 月,建行完成首筆區塊鏈福費廷交易,金額近 1 億元,成為國內首家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國際保理業務的銀行。該系統逐漸演化為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實現國內信用證、福費廷、國際保理、物流金融等產品端到端全流程在線處理。截至 2018 年末,該平臺累計交易金額超過 2000 億元。
2018 年,建行率先成立雄安新區服務建設小組,并在當地建立中國建設銀行
河北雄安分行。2018 年 2 月上線的雄安區塊鏈租房應用,建行就是其中參與者之一。
2018 年 9 月 29 日,建行搭建了“區塊鏈金融精準扶貧平臺”,積極推進金融科技和精準扶貧相結合,實現對精準扶貧資金的透明使用、精準投放和高效監管。
除上述外,建行在慈善業務、藥品溯源等領域也上線了一些
區塊鏈項目。
(五)平安
2016 年,馬明哲在平安集團執委大會宣布,區塊鏈將是平安未來進軍的重點。同年 4 月,中國平安正式加入 R3 分布式分類賬聯盟,也是中國首家加入該聯盟的金融機構。
2018 年 2 月,平安發布面向金融行業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壹賬鏈 BaaS 平臺。
2018 年 9 月,由平安提供技術支持的香港金管局的融資平臺項目正式上線。
(六)微眾銀行
2016 年 5 月,微眾銀行聯合 20 多家機構發起成立了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
深圳),著力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落地。其后,金鏈盟成員擴充至六大類行業、近 100 家機構。同年 8 月,微眾銀行聯合
上海華瑞銀行推出微粒貸機構間對賬平臺,這也是國內首個在生產環境中運行的銀行業聯盟鏈應用場景。
2017 年,微眾銀行聯合萬向區塊鏈和矩陣元共同研發了區塊鏈開源平臺(BCOS),并聯合金鏈盟的多家成員機構共同研發了 BCOS 的金融分支版本—FISCO BCOS,兩大平臺現已完全開源,促進了國內開源
區塊鏈生態圈的形成。
2017 年 10 月,微眾銀行聯合廣州仲裁委、
杭州亦筆科技三方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了“仲裁鏈”,通過區塊鏈分布式存儲、加密算法等特點,為司法提供真實透明、可追溯的實時保全數據。2018 年 2 月,廣州仲裁委基于“仲裁鏈“出具了業內首個裁決書,標志著
區塊鏈應用在司法領域的真正落地并完成價值驗證。2018 年 11 月 12 日,FISCO BCOS 在 2018 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完成了其首次海外亮相。
微眾銀行此后將工作重點放在區塊鏈平臺建設和生態培育上,并于 2019 年 3 月 20 日,FISCO BCOS 開源社區正式發布 FISCO BCOS 2.0。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