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s將有機會構建起互聯網缺失的“身份層”,并且很可能最終取代目前的大部分互聯網身份基礎設施,包括用戶名、域名、證書權威和集中式身份服務。雖然要適應這種去中心化的身份管理可能還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但它無疑會成為身份認證、數據共享以及信息傳遞更好的解決方
通過對數字身份系統的充分理解,并結合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點對點網絡、不可篡改、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特點,我們可以發現,數字身份和區塊鏈技術之間有著巧妙的聯系。
一個新的公司正在積極準備注冊并籌劃上市的同時,多達300億美元的資產正在以各種方式打包重組,并從雷曼總公司的賬面剝離出來,注入這個即將成立的新公司。
西班牙銀行BBVA的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托雷斯(Carlos Torres)表示,區塊鏈技術“還不成熟”,并面臨重大挑戰。與EBA的報告類似,他對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稅務當局和金融監管機構可能存在的兼容性問題表示擔憂
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理事長元道認為區塊鏈和互聯網的關系,區塊鏈并不會顛覆互聯網,而是一種全面的繼承,因而,區塊鏈的新興并不會給傳統互聯網帶來破壞性的顛覆。
區塊鏈平臺可以作為數據存證平臺,將數據的指紋、讀寫記錄等進行存證,智能合約可以實現身份的驗證,通過加密技術避免多余信息泄露,也可以通過多重簽名實現密鑰找回。
在互聯網早期,中央政府成為數字身份的發起者和認證者。IANA(1988)負責確定 IP 地址有效性,ICANN(1998)仲裁域名的有效性。從 1995 年開始,證書頒發機構(CA)開始幫助互聯網商業網站證明他們是誰。
目前,區塊鏈技術已開始在實體經濟的很多領域實現落地應用。區塊鏈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在實體經濟的改造中已經開始了廣泛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區塊鏈在實體經濟產業場景中落地的模式和邏輯也日益清晰。
版權的保護不僅是對原創作者的尊重和權利的保護,更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象征。在政府部門積極推動版權保護、諸多企業對區塊鏈+版權應用項目進行落地嘗試、人們版權意識不斷提高的當下,相信區塊鏈技術在版權保護領域將獲得良好發展
澳大利亞宣布投資6800萬美元的數字身份和區塊鏈項目,加入全球政府支持的區塊鏈勘探浪潮。澳大利亞財政部長和財政部長發布的一份預算報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