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周三在港交所披露招股說明書,中金公司為獨家保薦人。招股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營收為28.5億美元,同比增長100%;凈利潤7.43億美元,同比增長795%近八倍,經調整EBITDA為11.23億美元。
數字版權,一直是區塊鏈落地的“香餑餑”。它有著天然的優勢:原生就在線上,不存在線上線下自有閉環。版權的定義,也是在進入數字化時代后有了更多的擴充。除了傳統的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數字版權還增加了包括未經作者允許其他人不得隨意接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日新月異,以數據資源為重要生產要素、以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加速增長,新就業形態不斷涌現。但同時,數字人才供給缺口大
從去年的七部委聯合發布“九四公告”,到今年8月24日五部委聯合發布“風險提示”,監管逐步收嚴,區塊鏈從業者對于政策應該如何把握,核財經APP專訪肖颯律師,解析區塊鏈行業法律問題。肖颯認為,無論是“九四公告”還是“風險提示”,既不屬于行政法規
區塊鏈生態構成主要包括區塊鏈網絡、基礎設施(如資產管理、輕量級節點、交易所)以及運行在區塊鏈網絡中的DApp。自2009年比特幣網絡成功運行以來,區塊鏈各類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底層技術,自2017-2018年至今發展勢頭明顯
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人工智能釋放了計算能力,從重復、低效和繁重的工作中把人解放出來。區塊鏈基于其分布式、防篡改、可追溯等特點構建的新型信任機制,將加速生產價值的“數字化”流通,改變價值的傳遞方式。
比特大陸面臨人才技術的損失和財務困局量大問題,這勢必會直接影響投資人對于比特大陸的預期,研發滯后、估值過高的現實讓IPO越發瀕臨破裂的局面。
全球數字資產從昨日下午開始小幅下跌,而后在今日早間開始快速下跌,最終穩定在2100億美元附近
從一開始的無治理機制,到離線治理,再到鏈上治理,區塊鏈項目的治理模式不斷的在摸索中前進和更迭。當下的眾多治理機制中可以看到更多的是來自現有制度的借鑒,而未來的長久發展是以社群共識為基礎?或是代碼即法律?是每一個設計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區塊鏈市場依舊是個風口 。在過去的一年里,有關區塊鏈的創業型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阿里、百度、騰訊等國內大公司也紛紛布局區塊鏈生態。
9月26日,百度區塊鏈實驗室首次發布《百度區塊鏈白皮書V1.0》,該白皮書重點介紹了區塊鏈實驗室自主研發“超級鏈”網絡系統及其具備的超級節點技術、鏈內并行技術和立體網絡技術三大核心優勢,并具體闡述了超級鏈在內容版權、信息溯源等六大領域,結合圖騰
區塊鏈從一開始的1萬個比特幣只能買2個披薩暴漲到歷史的最高值20000美元如今的5,6千美元波動。比特幣成為一夜暴富的代名詞,不過是曾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