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數字化已經從企業數字化逐步演進到整個產業鏈的數字化協同階段,建立在信任機制上的業務流轉和資金流通至關重要。網商銀行研發的數字人民幣支付鏈通過跨鏈協議與螞蟻鏈打通后,可解決業務流與資金流無法實時聯動的問題,真正實現實現業務財務的實時聯動
Web3的核心技術是區塊鏈,通過“分布式記賬”的模式,把原本存儲在“中心化”服務器的數據,分散到鏈上的每個節點用戶手中。使每個人都成為“賬本”的主人,這樣鏈上的任何人都能看到,任何可能出現的改動也需要多方確認,從而使數據的流動更加可信安全
4月28日,自治區司法廳召開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調度會議。自治區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王平主持會議,司法廳機關相關處室,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分管同志、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聽取相關部門試點工作推進情況匯報,觀看區塊鏈典型場景應用
近年來,5G、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改變著內容生產方式,極大豐富了作品的傳播方式,催生了新的版權商業模式和平臺,促進了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的顯著提升,也給版權管理和保護工作帶來一定挑戰
貴州省版權登記平臺自2018年正式上線以來,堅持以技術創新驅動服務提升,在全國首創《作品自愿登記證書》+《區塊鏈版權存證證書》的“雙證”版權保護模式。目前平臺已服務近百萬創作人群,在全國范圍內完成作品版權登記70余萬件,存證220余萬件
從實踐來說,區塊鏈作為一種新型技術,從數據單維度來說是比較單一的,所以區塊鏈數據應該與金融數據、輿情數據及其他社會數據相互結合。在執法實踐中,我國應該搭建數據共享及數據交易的體制,形成能夠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將數據進行整合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全球區塊鏈專利狀況研究》。報告獲取2009年1月1日之后申請,并且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公開的區塊鏈專利。全球申請148062件,涉及100612項專利族,其中,授權專利37595件,涉及27912項專利族
IEE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發布全球首個區塊鏈跨鏈標準(P3205)意味著今后在區塊鏈跨鏈領域有了國際共識的理論和技術依據。區塊鏈技術已被“十四五”規劃納入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從版權保護、農產品溯源,再到公益慈善、電子政務,區塊鏈技術
在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經信委指導下,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作為牽頭主體,聯合上海數據交易所等單位,正式發起成立上海數字文創暨元宇宙產業聯盟,成員包括上海元宇宙相關技術提供企業、應用場景單位、學術研究機構、公共服務平臺等近百家單位
在國內,區塊鏈技術落地時主要基于聯盟鏈,但聯盟鏈常常因流動性差等問題遭遇詬病。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螞蟻集團進行了一次開放嘗試。向全球開發者正式開源旗下高安全異構跨鏈協議AntChain Bridge,以促進技術普惠與萬鏈互聯。該協議基于剛
隱私計算在通信、金融、政務、醫療等眾多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大賽專門設置了創新應用賽道,鼓勵隱私計算技術在更多實際應用中拓展、創新,進一步推動落地推廣,促進隱私計算技術與各行業應用場景深度融合,為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
強AI時代模型訓練成本極低而迭代速度極快。通過去中心化網絡串聯模型全生命周期參與方,數據使用效率達到極致。在很多業務場景,模型可以根據實時業務需求實現毫秒級生成和毫秒級迭代,一次性模型成為可能,“模型流”成為模型主流應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