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
區塊鏈技術落地時主要基于
聯盟鏈,但聯盟鏈常常因流動性差等問題遭遇詬病。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螞蟻集團進行了一次開放嘗試。
4月26日,螞蟻集團旗下螞蟻鏈宣布,向全球開發者正式開源旗下高安全異構跨鏈協議AntChain Bridge,以促進技術普惠與萬鏈互聯。該協議基于剛剛公布的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跨鏈標準打造,該標準是全球首個跨鏈通用國際標準。開源后,開發者可以使用螞蟻鏈的跨鏈代碼,共建Web3開放生態。
在會議現場,螞蟻鏈和云象區塊鏈、樹圖鏈以及國內高校區塊鏈DYNO,四家機構共同演示了數字資產在不同鏈上進行跨鏈轉移,實現了多條異構鏈真正的跨鏈互聯互通。
“從產業需求看,我們越來越感受到跨鏈需要從標準出發,才能真正推動全行業走向任意場景、任意異構鏈的互聯互通。螞蟻鏈今天決定開源跨鏈組件,把螞蟻跨鏈多年
區塊鏈技術沉淀和積累與開發者共享,一起共建行業生態。”螞蟻鏈技術總監閆鶯表示。
據了解,跨鏈是
區塊鏈生態繁榮的技術基礎。沒有跨鏈,各條鏈就是相互獨立的孤島,跨鏈之后,可以成為一個互聯和開放的生態系統,才會有生生不息的繁榮和可能性,但區塊鏈從“局域網”到“互聯網”的關鍵,就在于不同區塊鏈系統之間需要“語言相通”。
在行業早期,由于技術先行,標準滯后,不同區塊鏈系統在通信協議、身份管理等方面技術路線不盡相同。隨著區塊鏈的業務形式日益復雜、應用場景不斷豐富,不同鏈之間互聯互通的需求愈加迫切。跨鏈技術可以實現不同區塊鏈系統之間的信息安全可信交互,實現數據互通與價值流動,打通“語言”的邊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