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國印章行業協會正式發布《區塊鏈數字印章系統技術規范》團體標準,這是全國首個面向區塊鏈數字印章行業的標準。據了解,該標準由中國印章行業協會、螞蟻集團、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等單位共同制訂,并以螞蟻集團螞蟻鏈的技術產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出席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時澄清當前數字貨幣(DC)和電子支付系統(EP)推進過程中存在的諸多認識誤區,指出DC/EP的發展主要立足于國內支付系統現代化
新華社紐約5月30日電(記者劉亞南)近期虛擬貨幣價格劇烈波動引發廣泛關注。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虛擬貨幣在流動性泛濫的市場環境下獲得暴漲,但由于缺乏價值支撐,同時面臨監管趨嚴和未來央行貨幣政策或轉向等因素影響,暴漲暴跌行情或難避免。
讓眾多投資者一夜之間賬面清零的背后,是“幣圈”的期貨合約交易。近年來,除了現貨交易,期貨合約交易逐步成為虛擬貨幣交易的重要衍生品。此類合約具有雙向交易、高杠桿等特征。從表面上看,此類合約可以對沖風險,但更多投資者
NFT似乎是中國法項下最有可能合規開展的涉通證業務,各方給予厚望。一方面投機者等待機會炒作一把,賺快錢;另一方面傳統文化藝術圈亟待技術迭代升級為3.0。洶涌澎湃的NFT熱潮正在席卷全球,如何甄別真技術和偽創新?為把握進階機會,杜絕涉眾
具體到比特幣,英國杜倫大學金融學首席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郭杰表示,從供需關系看,一段時間以來比特幣上漲源于總量稀缺、需求上漲。不過,郭杰認為,比特幣價值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因此也沒有完全按供需關系波動
在“幣圈”,從“欣喜若狂”到“哀鴻遍野”可以是分分鐘的事。暴漲暴跌的價格、天花亂墜的謊言、精心編織的騙局……這些充斥“幣圈”的亂象讓不少持幣人容易落入犯罪分子布下的陷阱。虛擬貨幣到底有何“魔力”,怎么就成了“犯罪新寵”?
去年以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持續被炒作,價格暴漲暴跌,引發投資者哀嘆、圍觀者唏噓。近日,有媒體對虛擬貨幣市場進行跟蹤調查,結果發現,一些比特幣“礦場”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數據中心”的幌子瘋狂“挖礦”,使得耗
上周五,國務院金融委在會議中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受此影響,一場礦圈整頓正在上演:多個知名礦池及有關企業正在剝離國內相關業務。火幣礦池、萊比特礦池等知名礦池紛紛暫停向中國大陸境內提供礦機托管等相關服
按照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51次會議關于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的部署要求,嚴格落實《內蒙古自治區關于確保完成“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進一步清理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強化打擊懲戒力度,構建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日前在首屆“2021西岸金融科技前沿論壇”上表示,“我們應該把數字人民幣打造成全球最佳的央行數字貨幣,一方面確保數字人民幣在高并發市場中的規模化可靠應用,另一方面加快數字金融制度建設,抓緊制定數字
此前的5月18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與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名公告,稱開展法定貨幣與虛擬貨幣兌換及虛擬貨幣之間的兌換業務、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虛擬貨幣、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價服務、代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