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講下,區塊鏈數據交叉驗證和監督。
50-60年前,人民公社時期的大廣播,所有事情在村里面廣播一下,比如小芳干點什么事,張武過來干點什么……任何事情只要一廣播,基本就是板上釘釘子了。所以為什么以前一個自然村里,其實大家的信用算是挺好的。因為你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你想賴都賴不掉。所以區塊鏈就是在更大范圍內(全球)廣播機制。
學生B問:礦工是主動記賬還是被動記賬?人們是主動知道這些事情,還是被動知道的?
張宇焱:被動的。礦工是主動打包的,然后在相鄰節點進行廣播。
學生B問:如果節點泄密了呢?
張宇焱:比特幣所有的交易內容都是公開的,所以比特幣的交易數據是完全公開的,沒有設密。但是比特幣的交易地址屬于誰,是匿名的,也就是說誰擁有錢包是匿名的。但是目前來講,通過大數據交叉驗證也可以查詢得到錢包主人是誰。比如,如果我是做金融的,我不可能賣給A一萬噸玉米,它肯定是某個特定的人群,所以某些數據會把你交叉的指認出來。所以比特幣我們叫區塊鏈1.0是比較安全的,但我們也不能說它是完全安全的,因為它的交易內容是完全公開的。后來出現了把交易內容的加密的二代加密幣,像門羅幣、大零幣、達世幣,包括比較火的Grin。這些幣的地址、交易內容都是加密的,他們的加密性會更好些。
回到剛剛我們說的廣播機制,雖然效率低,但是很公平,它的數據是真實的不可篡改的。鏈圈做的所有事情就是要實現數據真實不可篡改。但是它真的不是區塊鏈最本質的價值。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