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機后,大家對金融經濟體系產生了疑問以后,那09年1月就出現一個叫中本聰Satoshi的人(據猜測是美籍日本人)。中本聰發表了一篇《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白皮書,它并不長,只有10幾頁。中本聰用這個論文開發了一個開源的軟件,代碼共8000多行,從那時候就開始產生所謂的比特幣。
比特幣的問世,是為了解決現代金融體系所累積的本質問題,也就是信用風險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金融最本質的問題就是風控,也就是信用的問題。那么為什么說區塊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以前所有金融風險的控制都是依靠數據的,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數據都是第三方中介采集出來的,只要有人參與就會出現問題。因為人性本質上的一些問題,就會主觀上或者客觀上造成金融體系風險的累積。
那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把人從這個體系上推出去,不需要人,用機器來。
機器只要把程序設定好,它是不會造假的。所以說,為什么說區塊鏈是有偉大的價值在里面呢,其中一個就是是區塊鏈能從本質上把金融風險去除掉。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我們怎么贊美區塊鏈都不過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