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麥肯錫咨詢機構統計,目前全球有2萬億美元的信用帳款閑置資金。如果將這筆可融資、相對安全的應收款項,有效地通過
供應鏈金融盤活,全球可以多獲得200億美元的潛在收入。
另據
tokeninsight數據統計,2016年,全球供應鏈金融市場在歐洲達到1350億美元,在美洲達到2350億美元,而亞洲僅為708億美元。
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份,中國企業的應收帳款為13.93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27萬億元。
綜合三項數據可見,國內大量的供應鏈需求未被滿足,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政策方面,2017年后國家去杠桿與監管政策趨嚴,在去通道、去杠桿的情況下,市場流動性收緊,銀行放貸趨緩收入降低,民間融資成本迅速攀升,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日趨嚴重。
此外,一旦中小企業資金流斷裂,會對核心企業供應鏈條造成更大的影響。
供應鏈金融,即在供應鏈鏈條中引入銀行、保理公司等金融機構,盤活應收帳款、預付款、倉儲物流等資產,可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中小企業、銀行、保理商、核心廠商等各機構對供應鏈金融的需求早已呼之欲出。
供應鏈金融長久以來的痛點,在于交易真實性核查困難、操作成本高企、市場覆蓋率不足,風險控制難以把握。而
區塊鏈的多點共識、分布式賬本、不可篡改等特性,恰好可以解決這些痛點。
供應鏈金融風口趕上區塊鏈發展的風口,二者的結合,將成為
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場景中最為關注的焦點。
區塊鏈技術實現供應鏈金融改良
在這片藍海市場中,大型
電商平臺、央企、互聯網巨頭、銀行各自憑借著自己的資源雄踞一方。它們當中,有些早已涉足供應鏈金融領域,有著成熟的管理和運營體系,自成系統,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成為了它們管理供應鏈金融的改良工具。
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依托自身平臺的大數據優勢,使得它們很好地對中小微企業進行信用風險
評級,具有良好的風控體系。
而對于大型的核心企業,像TCL、創維、美的、富士康等制造業巨頭,他們的供應商形成了多級鏈條,往往需要在 “核心企業+多級供應商”模式上,通過一個大型的服務平臺代替核心企業提供信用支撐,這一平臺利用區塊鏈等技術,使得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在鏈上更好地流轉起來。
騰訊和其投資的聯易融共同打造的“微企鏈”、依托中國中車、中國鐵建等央企背景成立的中企云鏈、平安集團下屬金融壹賬通發布“壹企鏈”等,都屬于自成一體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
為探究 “核心企業+多級供應商”利用區塊鏈技術,如何實現信用多級穿透的新型供應鏈金融模式,鋅鏈接聯系到了騰安基金銷售公司總經理、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首席理財專家李康寧和聯易融聯合創始人、總裁冀坤。
聯易融于2016年2月在
深圳前海成立,由騰訊、中信資本等企業或基金投資,是一家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公司。據冀坤介紹,微企鏈的商標、知識產權是聯易融和騰訊共有的,底層的區塊鏈技術由騰訊區塊鏈提供,整個平臺的運營則由聯易融負責。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一大痛點在于,真實貿易背景的核查。對于銀行來說,對中小型企業的放貸,需要掌握供應鏈的真實運作情況,確保參與人、交易結果、單證等都是以真實的資產交易為基礎,這些核查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李康寧認為,基于區塊鏈底層技術的微企鏈,正好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傳統的供應鏈金融需要核對發票、合同等各種資料,面臨著很多欺詐和操作風險。微企鏈基于騰訊系的“圖像識別技術、工商稅務等相關驗真技術”,使得供應鏈上真實的貿易背景核查相對準確。
區塊鏈多點共識、不可篡改等特性使得一級供應商對核心企業的應收帳款,可以根據供應商的需求,在合規的情況進行債權轉讓,因而能實現多級應收帳款的拆分、流轉、變現的“核心企業——一級供應商反向保理模式”。
至于如何實現應收帳款的拆分、流轉和變現,李康寧解釋道,“從結果導向來講,拆分是指把應收賬款拆分成幾部分,把應收帳款變成了數字債權的一個應收帳款的憑證,那供應商就可以把其中的一部分拿出來,向它的上游進行轉讓。”
冀坤指出,應收帳款如果想要做到多級流轉,流轉的層級越長,對整個供應鏈流程交易的真實性和風險把控的要求就會越高,有了區塊鏈技術可以大大地提升整個供應鏈金融的交易效率。
因而,微企鏈供應鏈服務平臺可以接入律師、會計師、保理公司、券商等機構,通過供應鏈金融發行ABS產品。“相當于小微企業把核心企業的應收帳款繳納給一家保理公司,這家保理公司再把應收帳款轉讓給資管計劃,通過資管計劃在交易所掛牌發行,由金融機構去購買資管計劃。”
當前,微企鏈上服務的客戶覆蓋了制造行業、汽車、消費等行業,其中房地產行業等金融屬性較強的行業,對供應鏈金融和ABS的需求就會更強。
各大銀行、核心廠商紛紛搶灘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市場。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等十余家銀行開始發力,海爾、TCL、創維、美的、聯想、富士康等企業亦在建構自己的供應鏈金融體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