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新入場的交易所都想在IEO的巨大紅利中分得一杯羹。但IEO得以實現高效率、低風險,背后是交易所持有的巨大資源——交易所連接的海量用戶,在項目調查方面的豐富經驗,利用全球化布局攤薄政策壓力……這些優勢都會在IEO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反過來,如果一家交易所無法連接更豐富、更廣泛的用戶,無法靈活應對政策壓力,那么即便IEO帶來更大的市場機會,也很難靈活自如地施展手腳。
幣安Launchpad成功的一大關鍵就是幣安的全球化布局,一方面可以連接更廣泛的用戶,另一方面平攤了政策風險,當一個國家的政策收緊之后,可以將業務重心調整至另一國家。趙長鵬在采訪中亦表示,IEO模式復制容易,但執行能力無法復制,同時幣安在項目選擇上擁有優勢,放言“歡迎其他交易所來抄”。
相較之下,
火幣、OK則要面對一些限制。上周五推出Huobi Prime后,火幣全球站CEO一直在糾正外界“眾籌”的說法,強調Huobi Prime全名為“火幣優選上幣通道”,目標是“提供一個創新、快速、合規的綜合上幣服務”;OK的情況與之相似,在OK Jumpstart的發布聲明中,
OKex CEO Jay Hao也在強調“合規”,表示推出前曾“審慎地評估過這種模式在各國的合規性”。
交易所用自身信譽為項目背書,用來保障投資者安全,但IEO頭上仍然“懸著利劍”。一方面,IEO項目存在無人購買導致眾籌失敗的風險;另一方面,一旦項目上線交易后無人追高,價格驟降導致公募者被套牢,市場信心將極大受損。
某種意義上,IEO是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游戲——至少在項目上線交易的初始階段,代幣價格不能跌破發行價。否則,不僅公募階段的投資者信心受損,觀望中的投資者也會因此離場。市場信心動搖,IEO就可能面臨崩盤。
對于這一問題,幣安創始人趙長鵬曾在采訪中表示,幣安會建議項目方不要將初始銷售價定得太高,以此獲得更多人氣。但他也承認,市場行情無法預測,不是一、兩天所能決定。
即便如此,IEO仍然是值得矚目的創新形式。市場沒有完美的模式,就像不成熟的
ico催生IEO一樣,IEO的問題也將催生更具創新的模式。在熊市之中,加密市場仍在不斷創新進化,新的模式仍能吸引玩家加入、推陳出新,這些比任何模式更重要。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