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這方面如果做好了,我們就把職業教育做好了。”在2月19日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國務院近日印發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方案》第一句話就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涉及到如何發揮好企業的作用。企業也應該是一個辦學主體。”王繼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產教融合不到位,也一直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大短板。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6個市的31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贏未來計劃”,調研顯示,校企合作中,人才培養方向落后于產業布局調整,學校與產業發展前沿之間信息也不對稱。
王繼平明確表示,鼓勵企業舉辦職業學校,并與已有的職業院校合辦職業教育。同時,他也指出:“要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向來教育都是歡迎社會資本進入的。”
缺少產業領軍企業參與
“學校的確給我們介紹了對口實習的企業,也有機會留下來工作,但我還是很快放棄了。”
貴州西北部一個縣職高客服專業畢業生何莉莉(化名)告訴記者。
畢業前,學校給她安排了一家電話客服公司的崗位,“但我自己的普通話水平比較低,接到的呼叫電話又大多來自
湖南等方言較重地區,工作起來很吃力。”她說。
這是目前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尷尬之一。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調研顯示,被調查學校的合作企業多是小規模的私營企業,校企合作模式簡單,以頂崗實習和推薦就業為主,往往這樣的企業提供的崗位屬于簡單操作類,與學生需求的匹配度并不高。
“我們的職業教育還存留著計劃經濟的思維,而職業教育恰恰需要跟市場、企業、產業保持緊密的聯系。很多中職學校缺老師、缺設備,跟企業聯系也少,對市場需求不敏感,最后培養出的學生到企業里面,企業還是要重新培訓。”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方晉說。
中職學校根據當地產業現狀開設相關專業,但是,技術的創新讓學生所學專業內容面臨嚴峻的挑戰。比如數控技術在兩年前是非常熱門的專業,但是隨著機器與生產技術的創新,對數控技術有關的專門人才需求已經不高,這對于學生就業是一種沖擊。
機器人制造與生產是近兩年的熱門專業,不少學校想盡辦法開設這一專業,但是,誰來教,教什么,學了之后做什么成為辦學的難點。不少學校為了盡快開設此專業完成招生任務,便將以往的數控技術的教師作為新設專業的教師。
調研顯示,中職學校也不能及時獲取產業發展的相關信息,原因包括:沒有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產業領軍企業參與中等職業教育程度不高;教師專業知識滯后等。
“校企合作還是比較流于表面的,可能有一些有意識的學校和企業,他們自己去匹配、去合作,在個體層面有一些積極的效果,但是因為缺乏體系性的制度上的設計,所以成功的可能都是一些個案。”方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鼓勵產教融合型企業
現在,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需要進行深層次改革。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推動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的表述,并新提出了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給予組合式激勵。
“企業本身辦學是一種校企合作的類型,過去有很多,后來隨著企業辦社會改革陸續剝離了一些。按照中央的精神,這個仍然要鼓勵,企業是可以辦職業學校的,不管是高職還是中職,甚至培訓都能辦。”王繼平在發布會上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已有一些標桿性的案例出現。2017年3月,三一集團創辦的湖南三一工學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新三板市場,被稱為“高等職業院校第一股”。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3342萬元,凈利潤907萬元。
半年報還顯示,三一工學院通過與三一集團、京東物流、藍思科技等國內外領先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針對合作單位用人需求實施定向班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
“小企業做不了‘雙元制’,只有大中型企業可以做。”方晉認為。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調研顯示,盡管每個被調查學校平均與59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但呈現出“強強聯合、弱弱結合”的趨勢。中等職業學校對優質企業來校開展校企合作的吸引力與地區間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總體來看,經濟發達地區的好學校更容易與優質企業合作。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各級人民政府可按規定給予適當支持。2020年初步建成300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
聯盟),帶動中小企業參與。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培訓,鼓勵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
“在舉辦職業教育的過程中,要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向來教育都是歡迎社會資本進入的。但是要避免把社會資本進入職業教育辦成搖錢樹或者印鈔機,不能夠違背
公益性原則。”王繼平說。
未來,一種全新類型的企業將被掛牌認證,即產教融合型企業。《方案》提出,在開展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基礎上,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對進入目錄的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
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并按規定落實相關稅收政策。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的投資符合條件的,可按投資額一定比例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王繼平在發布會上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正在制定關于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具體辦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