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MarketCap給出的答案是:16078家。按照這個統計數字,即使是熊市降臨后,全球依然平均每天誕生超過20家交易所。
首先是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萎縮。目前加密貨幣總市值約1100億美元,相比2017年底的8100億美元高峰,已經跌去80%。
其次是交易所頭部效應將更加明顯。加密貨幣市場90%的利潤,被前20家頭部交易所瓜分,
火幣、
幣安、Coinbase都出現了2018年營收大漲的報道。
如今,交易所前期飛奔時積累的問題已經暴露出來,交易所調整、關停的負面消息開始頻繁出現,更有大批小型交易所默默掙扎在生存線上。
“之前大家會認為即使交易量不多,但依靠上幣也能掙錢,也能活下去,但這種模式以后走不通了。”港盛科技創始人兼CEO魏琨告訴31QU,不僅是用戶對
ico不信任,現在美國等國家也對ICO有各種限制。
這意味著,之前依賴ICO模式、收上幣費賺錢的交易所,亟需找到新的盈利方式。
2B的上幣費難收,2C的交易手續費也不好掙。
雖然某些交易所的交易數據依然光鮮,但根據
區塊鏈透明度研究所(BTI)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數字資產交易市場的日交易量中有60億美元是偽造的,占市場日交易量的近50%。
而交易所一直面臨的信任和合規問題,目前也沒有好的解決方式。
“門檻很高路徑很長,影響交易的體驗。”魏琨表示,“市場不成熟,無論是散戶和機構進場都很困難。”
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交易所開展的自救行動,在31QU《盤點加密貨幣交易所新玩法》一文中,已經盤點了交易所的新玩法,比如推出期貨、合約、幣股交易,建立交易所
聯盟、去中心化交易所等。
而這些舉動,目的不僅是在在熊市中努力做大市場,也在讓平臺由粗放轉向精細化運營。
還有一種嘗試是:模仿傳統的證券交易市場,增加信任和合規。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個
幣圈全新的類似傳統證券中的“券商角色”開始出現。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