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認為私有
區塊鏈和傳統數據庫是一樣的。實際上他們不是。關鍵的區別是自動數據調節。共享數據庫(傳統關系數據庫或非關系數據庫)需要持續且昂貴的數據協調。對于銀行業來說,讓共享數據庫處于持續的協調狀態,一直是技術革命中比較痛苦的一章。
分布式分類賬允許
金融機構維護一個結構上一致的共享數據庫,用于更新分類賬,也稱為“交易”。傳統數據庫的問題是驗證數據并創建數據更改的永久、不可變記錄。區塊鏈帶來的創新之處在于,它允許每個參與機構讀取和更改分布式數據,從而使這些更改自動與網絡的其他部分協調;這種自動和解過程是綜合協商共識協議的結果。使用不同類型的協商共識協議,私有區塊鏈消除了對礦商的需求和不合理的
能源使用量,同時仍然確保不將無效的交易添加到分類賬中。結果是,私有區塊鏈提供了比常規共享數據庫更高級別的錯誤檢查和事務有效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