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做幣,我們對
區塊鏈技術開發企業不問稅收給予補貼。” 近日,
上海“區塊鏈+智慧農貿”專家研討會在我區順利召開,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馬慶發言中如是表示。
我區將推行基地+基金+智庫+培訓+孵化的模式,期待我區在五年內誕生一家區塊鏈領域的領軍企業,誕生100家區塊鏈企業,聚集1000名區塊鏈領域的專家。
上海楊浦:支持區塊鏈技術開發企業 不問稅收給予補貼
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區塊鏈技術對于政府中央數據管理和保證市場經濟公平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對于民生項目的管理、農產品的溯源、物價管理和大數據分析和產地產量科學統籌等。區塊鏈技術以及大數據的應用和管理對于商貿服務、鄉村振興、產業鏈服務、新零售都有直接的關系。
去年,為推進上海市區塊鏈技術應用,打造“基金+基地+智庫+
社群生態+培訓”的區塊鏈集聚區,建設區塊鏈技術應用雙創支撐平臺,促進各類區塊鏈企業創新集聚發展,區政府印發《楊浦區促進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的通知。該規定對區塊鏈行業的發展給予 12 條政策性支持,包括開辦費補貼、辦公用房補貼、
聯盟支持、融資支持等。該政策于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為3年。
本次研討會以上海市科創中心建設為主旨,以國家雙創基地楊浦區為核心,探討如何促進傳統農貿升級,推進“大市場、大流通、大基地、大數據、大合作”,推動主體、模式、載體創新,鼓勵產地和零售終端直接對接,加快楊浦區區塊鏈技術應用和楊浦區商貿、菜場等民生項目的全面升級。
上海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楊慶根,上海市楊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馬慶、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孟紅雨、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消保處副處長謝正豪、等作為主辦方領導和行業管理者為研討會致辭。
馬慶發言時指出,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企業與企業的信用問題,他期待在區塊鏈領域出現千億甚至萬億級別的企業。
馬慶在現場指出:“楊浦區支持區塊鏈企業集聚發展,在區域布局1萬平方米(含)以上且區塊鏈產業集聚度達50%以上的載體,經評估后,認定為區塊鏈集聚載體。對于入駐集聚載體的區塊鏈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500元/平方米的開辦費補貼,單個企業補貼總額不超過500萬元;對于入駐集聚載體的孵化器、行業組織、公共服務平臺等經認定后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元/平方米的開辦費補貼。”
為了吸引更多區塊鏈企業落地,楊浦將從基地、基金、智庫、社群生態和培訓等方面著手建設。一個區域性的“區塊鏈大廈”擬落地于灣谷科技園C7棟整幢大樓,建筑面積達19000平方米。大廈的1、2層將為
區塊鏈應用協會、區塊鏈智庫提供辦公場所;3到5層設立專業孵化器,吸引創業團隊入駐;6到9層將開辟加速器區域,吸引優秀高成長性企業入駐,重點培育準獨角獸或獨角獸企業。
楊浦將設立一個區塊鏈產業基金,主要是以股權投資的方式,扶持初創企業、高成長性企業做大做強。同時引導各類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對種子期和初創期區塊鏈企業的投入力度;鼓勵各類
金融服務機構為區塊鏈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助推區塊鏈技術研發與應用落地。
在組建產業智庫方面,楊浦計劃與英國牛津區塊鏈研究中心和德國法蘭克福“柴火物聯”項目等全球先進的區塊鏈研究和應用項目開展合作,并聯合復旦、交大、同濟、牛津、麻省理工等區塊鏈學術能力強的高等院校,聯動
百度、騰訊等區塊鏈應用能力強的企業,共同打造上海區塊鏈智庫。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