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雄,你知道BaaS嗎?” “知道。” “那你知道云計算和BaaS的關系嗎?” “不知道。”
對于BaaS這個術語,我們并不陌生,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
區塊鏈即服務)。但是,云計算與BaaS的關系卻鮮有人提及。
先講一個故事:
小凱是一家IT公司的老板,也是一個暖男。后天是小凱女朋友的生日,小凱想為女朋友準備一個生日披薩(不喜歡吃蛋糕),于是他計劃了四種方案:
框框內是自己準備的,框框外是供應商提供的
1.在家自己做。掐指一算,需要準備餐桌、蘇打水、配料等很多東西; 2.買成品回家做。只需要從披薩店里買回成品,回家烘焙就OK了; 3.叫外賣。網上預定,披薩直接送到家; 4.到披薩店吃。什么都不用準備,直接帶著女朋友去披薩店過生日,雖然看起來會有點奇怪。
小凱猛然發現,后三種方案正好對應著云計算的三種部署方式(IaaS、PaaS和SaaS):
同理,框框內是自己準備的,框框外是供應商提供的
1.On Premises(本地部署)
小凱的公司很厲害,應用都是自己開發,不需要別人提供服務,這叫本地部署。后來小凱覺悟了,只是為了吃披薩,何必非要自己做呢?于是準備考慮一家云服務供應商。云服務包括:
2.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主要包括計算機服務器、通信設備、存儲設備等,能夠按需向用戶提供的計算能力、存儲能力或網絡能力等IT基礎設施類服務。
3.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
如果以傳統計算機架構中“硬件+操作系統/開發工具+應用軟件”的觀點來看,那么PaaS提供的是類似“操作系統/開發工具”的功能。
4.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
不用考慮硬件、軟件和開發團隊的建設,只要付費租賃,就可以通過互聯網享受到服務,大多是通過網頁瀏覽器來接入。
近三年來,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后的又一顛覆式創新成果,區塊鏈也已從
數字貨幣應用,延伸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
然而,區塊鏈技術開發、研究與測試工作涉及多個系統,時間和資金等成本問題成為制約區塊鏈技術應用發展的關鍵因素。但是,若利用云計算平臺搭建測試環境,上述問題將迎刃而解。同時,云計算與區塊鏈兩項技術融合發展,進一步催生出一個新的云服務市場。
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區塊鏈即服務)的概念最早是由微軟、IBM提出。微軟在2015年11月宣布在Azure云平臺中提供BaaS服務,并于2016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開發者可以在平臺簡便、高效地創建區塊鏈環境。
隨后,IBM在2016年2月宣布推出區塊鏈服務平臺IBM Blockchain Platform(IBP),用戶可在IBM云上創建、部署、運行和監控
區塊鏈應用程序。
BaaS是將區塊鏈與云計算深度結合,在IaaS、PaaS、SaaS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新興的云服務。簡單來說,“BaaS=云計算+區塊鏈”。在云上搭建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用戶快速建立區塊鏈的開發環境,削減部署成本。
目前國外的云市場,以微軟、IBM、谷歌和亞馬遜AWS四家為主,除了谷歌剛剛開始部署區塊鏈服務之外,其余3家都已推出一段時間了;國內的則包括騰訊、
百度、阿里和京東等等。
巴比特曾在2018年10月的報道《BAT區塊鏈對壘:技術、場景、生態,誰更勝一籌?》中,粗略地介紹了騰訊、百度和阿里的區塊鏈技術研發與生態布局情況。
以阿里云為例,阿里的區塊鏈業務是兩個團隊在負責,螞蟻金服旗下的螞蟻區塊鏈負責開發底層鏈,阿里云提供BaaS服務。近日,螞蟻金服舉行的ATEC城市峰會(
上海)?區塊鏈分
論壇上,更具體、全面地展示了螞蟻區塊鏈BaaS的技術架構與應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