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
區塊鏈代表著未來,但是對風險的認知仍然優于對機會的判斷,否則,再好的應用場景也會功虧一簣。
對于區塊鏈的歷史來說,2018年3月7日是一個值得被記住的日子,在這一天,以去中心化而著稱的
區塊鏈技術遭遇了一場黑客去中心化的攻擊模式。
先是福布斯
數字貨幣富豪榜第三名趙長鵬所控制的“
幣安 Binance 交易所”大量用戶發現自己的賬戶被盜,然后正當大家都認為會和以前那些交易所被黑案例一樣,黑客提幣走人時,黑客卻并沒有選擇立即提出這些賬戶中的數字貨幣,而是聲東擊西在其他交易所上線了做空交易。
說白了,黑客的行為已經非常專業化,就是通過攻擊幣安進而影響其他交易所的市場價格,因為幣安是全球交易量第二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幣安受到攻擊引發的幣值變動勢必會快速影響其他交易所。由此,黑客一方面攻擊幣安,另一方面在其他交易所上線做空交易,其目的就是等到幣值下降的時候,直接收割一波離場。
這意味著,以加密、去中心化而著稱的區塊鏈技術,在面對數字貨幣交易所這一中心化的財富集聚時,仍然面臨著諸多的風險。
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底,日本的Coincheck交易所就曾遭到黑客攻擊,導致5.3億美元數字貨幣被盜,這是有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數字貨幣竊案之一。這次事件直接引發了日本
金融廳對數字貨幣交易所提高標準。根據3月8日路透社的報道,日本金融廳(FSA)將于近期向多個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發出行政處罰通知,并計劃強制命令某些交易所暫停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對區塊鏈技術的風險,在本次全國“兩會”期間,很多代表、委員都參與了討論,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比如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信息中心主任張野就指出,“從技術角度看,區塊鏈絕對去中心化是不成立的,因為區塊鏈本身就是個軟件,而軟件一定是中心化開發出來的。此外,區塊鏈上必不可少的部分身份認證背后的技術是PKI,這個技術也是中心化的。”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周鴻 也表示,“
比特幣有賬本不可篡改的特性,但并不代表沒有風險。如有人或機構擁有51%的算力,就可以任意操縱比特幣,而且如果未來破解了哈希運算,那區塊鏈里的密碼學運作機制就會遭受巨大挑戰。此外,數字貨幣交易所被黑客攻擊導致被盜,這表明區塊鏈也需要安全防護。”
不僅如此,區塊鏈技術還面臨著來自量子計算機的威脅。
在業內人士看來,“區塊鏈由于生成了一套自我激勵的系統,保證其能夠在去中心化的條件下,自我運行,大部分使用的是不對稱的加密,用相應的公鑰驗證私鑰簽署的交易,以確保比特幣等區塊鏈資產只能被合法所有人使用。”
“但量子計算機卻可以解決不對稱加密的問題,量子計算機可以在幾分鐘內從公鑰推算出私鑰,在知道所有的私鑰后,擁有量子計算機的人就可以隨意花費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了。”當然,量子計算機什么時間問世本身也是一個問題,數字貨幣協議也在不斷地加入新的加密標準,但量子計算機帶來的潛在威脅,不得不引起投資者的重視。
汪嬋表示,“區塊鏈網絡中的業務節點,在進行通信時還可能會有隱私數據泄露的問題。雖然網絡節點記錄數據的隱私保護及保障區塊鏈網絡通信安全性的底層技術,如數字簽名、數字證書、加密算法、無證書的身份認證、基于ID的身份認證等,業界已有成熟的密碼學算法,但隨著技術的發展,也可能會發現這些成熟算法的漏洞,也會存在被攻破的可能。就像量子計算的興起,會對傳統密碼算法產生沖擊一樣,區塊鏈也會存在類似問題。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量子密碼學也會不斷地發展至商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