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看來,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技術,具備明顯的創新價值,也具備較大的應用潛力,不過
區塊鏈技術與應用仍處在早期的探索階段,部分領域炒作過度,甚至出現了以區塊鏈為名開展代幣融資的亂象。
她認為,當前需要加強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究、建立標準體系、遏制區塊鏈名義下的
ico非法集資,構建區塊鏈技術產業健康發展的生態環境。
作為一項具有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區塊鏈將對目前互聯網的底層邏輯帶來哪些沖擊?這一技術創新有望應用到哪些領域?區塊鏈產業發展現狀如何?
技術與應用面臨哪些瓶頸?帶著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常委、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
顛覆互聯網底層邏輯
問:今年兩會上,區塊鏈成為參會代表和委員們熱議的一個焦點,對此你怎么看?
徐曉蘭:這說明參會代表委員對區塊鏈的發展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希望通過提案、建議的方式引起各方關注,從而抓住發展機遇。
中國需要加緊前瞻性研究,加快布局核心領域,通過應用去偽存真,通過標準推動區塊鏈產業的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