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企業可以將小通證與自己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綁定,這類似于企業以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為抵押發行的穩定通證。比如企業可以用小通證作為內部管理工具,如果把這個邊界擴大到網絡
社群,或者企業與其用戶形成的社群組織,那么小通證就跟互聯網積分比較相近了。
相比積分,小通證要求有精心設計的規則和機制,有充分的數據透明性,而且對于一些關鍵的規則,更嚴格的保證,要求使用智能合約來加以約束。小通證的創建可以是去中心化的,可以是基于算法來進行配置的。
我們早先大大低估了小通證在潤滑交易、增強企業與用戶社群互動、促進社群協作方面的威力,過高的估計了人們在使用通證時的投機沖動。
經濟系統的設計對于小通證來說更加生死攸關。初步研究表明,通證量化參數的設計是非常復雜的問題,恐怕要引入大數據和大規模仿真的機制才能夠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而且在這些問題上,設計與實際運營將結為一體。當系統進入運營之后,仍需要根據實際數據進行必要的規則調整,以保持整個小通證經濟體的健康、可持續與相對競爭力。
小通證的合規問題,需要通過兩個方面的互動和努力來平衡解決。
實施方面,必須把握住底線,不能再讓小通證淪為融資、
金融欺詐的工具。核心的問題是小通證必須綁定企業實際提供產品與服務的能力,不能超發。企業為自己發放的小通證提供最終兌付。把握住這個原則,小通證就只是企業銷售的單功能預付性積分,甚至是企業免費贈送給用戶的優惠權益,它的規模和流通范圍都會非常有限。在這個基礎上,企業可以設計一些機制,對其用戶進行激勵和回饋,增強粘性,增進客戶關系。
監管方面,應當積極了解這個新的事物,在監管、稅收等一系列關鍵制度安排上細致研究,給出框架,也給出空間,給創新者吃定心丸。
相信小通證作為一個能夠提升實體經濟效率的新工具,能夠在中國得到很好的監管和落地實踐。在這個領域,中國是有很大的機會領先世界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