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們先拿以太坊舉例,以太坊之所以會出現硬分叉主要是因為“The DAO”事件所致,2015 年 7 月 30 日,"V神"和以太坊基金會創建了第一個智能合約平臺,并設計了 TheDAO 以太坊合約。2016 年 4 月 30 日正式部署了 The DAO 智能合約,并完成了當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眾籌,達到了驚人的 1.5 億美元!2016 年 6 月 17 日,The DAO 被黑客攻擊,黑客共盜取了約 5500 萬美元的以太幣,導致其價格也從 20 美元暴跌到 15 美元,對以太坊社區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為了挽回投資人的損失,社區一部分人想要使用硬分叉將被盜竊的資金還給原來的代幣持有人,但也有一部分人反對這一行動,認為作為一種貨幣形式,硬分叉會使以太坊代幣的完整性失效,而且一旦開了硬分叉的頭,后續可能會導致出現其他不良硬分叉。當然,以太坊社區最后還是決定實施硬分叉,但是在實施升級時許多不同意見的人拒絕升級它們的軟件,這也讓此前的以太坊區塊鏈上留下了大量用戶,而原來的那個區塊鏈現在被稱為以太坊經典(ETC)。
以太坊經典是以太坊平臺分叉而成的
加密貨幣。在分叉前,以太坊經典被直接稱為以太坊。分叉以后,舊分叉被叫做以太坊經典,而新分叉則保留了原名。
好消息是,以太坊和以太坊經典在 2018 年共存的相對平和,而且這種共存似乎對社區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種治理方案可以相互測試,繼而可以不斷優化、改進整個區塊鏈網絡。
類似的事情也出現在了 EOS 區塊鏈上,WORBLI 是從 EOS 分叉出來的“姊妹鏈”,作為一個新的
金融服務網絡來提升整個 EOS 生態系統,其首席執行官多米尼克·托馬斯(Domenic Thomas)表示:
“一些去看了項目使用了完全相同的底層區塊鏈軟件和協議,但卻沒有共享歷史記錄,也沒有推出任何滿足不同隱含需求、解決任何爭議的產品,相反這些區塊鏈受益于區塊鏈的開源特性。”
由于區塊鏈本身是開源的,也讓市場上很容易出現了一些“偽分叉”區塊鏈,他們直接拿走了其他區塊鏈的底層協議和軟件來推動自己的
區塊鏈項目。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偽分叉“都是不好的,有些”姊妹鏈“可以通過”借用“別人的區塊鏈協議提供額外創新,以 WORBLI 為例,他們聲稱通過啟用新的姊妹鏈網絡,可以使用 EOSIO 軟件構建更好的企業級金融服務網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