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現有擴容方案
我們通過借鑒計算機網絡通信體系架構的OSI模型,將
區塊鏈邏輯架構劃分為三層。其中第0層(Layer 0)對應OSI模型的1-4層(底層協議),其中包括傳輸層。第1層和第2層對應OSI模型的5-7層(上層協議),第1層(Layer 1)包括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和激勵層,第2層(Layer 2)包括合約層和應用層。
- 傳輸層:為區塊鏈提供底層數據傳輸支撐。
- 數據層:封裝了底層數據區塊、鏈式結構、哈希函數、Merkle樹、非對稱加密和時間戳等技術,是區塊鏈底層的數據結構。
- 網絡層:包括分布式組網機制、數據傳播機制和數據驗證機制等。
- 共識層:封裝了各類共識算法,解決在決策權分散的分布式系統中的共識問題,如PoW、PoS、DPoS和BFT類共識。
- 激勵層:主要包括發行機制和分配機制等,解決對守約節點的獎勵和對違約節點的懲罰問題。
- 合約層:封裝各類腳本代碼、算法機制和智能合約等,是區塊鏈可編程特性的基礎。
- 應用層:封裝了區塊鏈的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如可編程貨幣、可編程金融和可編程社會等即搭建在應用層上。
各種擴容方案分別針對區塊鏈邏輯架構的不同部分進行改進。根據對區塊鏈的邏輯架構不同部分改進可相應將擴容方案分為三類,分別為第0層擴容、第1層擴容和第2層擴容。第0層擴容即通過改變區塊鏈底層數據傳輸協議提升可擴展性;第1層擴容通過改變公鏈基礎協議如區塊數據結構、共識機制、激勵措施等提升擴展性;第2層擴容不改變公鏈基本協議,在應用層通過鏈下方式提升可擴展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