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業務。目前, 大多數中小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依靠借貸業務。中小銀行由于資金和規模的限制, 在競爭中尤其在大企業、大項目和成熟行業的業務競爭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為了謀求自身發展, 小微企業及個人客戶往往成為其業務發展的重心。但是傳統征信系統往往難以完全覆蓋中小銀行的客戶, 現有風控手段顯得乏力。
區塊鏈的應用有助于改善這一現狀, 滿足長尾用戶需求, 促進借貸業務開展。這對于中小銀行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區塊鏈應用到中小銀行的借貸領域, 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借貸業務涉及的數據存儲問題。借助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方式, 債務人和擔保人所有的操作以及資金流動記錄到區塊鏈上, 每一個節點上都會存儲相關數據, 中小銀行可以時時刻刻查詢用戶交易記錄和交易狀態, 從而幫助銀行更高效合理地作出授信安排。二是通過智能合約降低信貸處理費用。簡單來說, 智能合約就是一段儲存在區塊鏈上的代碼, 能夠實現自動化的簡單交易。三是借助區塊鏈上資產構建去信用化的借貸關系。傳統的抵押貸款審核流程復雜, 所需時間長, 甚至可能出現重復抵押問題。
其他業務。不同層級的中小銀行的客戶基礎不同, 其市場地位、產品與服務特色、戰略選擇往往是有差異的。中小銀行應認清自身所處層級, 明確市場定位, 不盲目追求速度和規模, 走差異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中小銀行可以借助區塊鏈, 與其他銀行進行錯位競爭, 結合自身特點, 在某一類或者少數幾類業務形成獨特的優勢, 如跨境支付、
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等。
跨境支付。銀行跨境支付普遍借用SWIFT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 的通道, 其問題在于收費高昂且交易所需時間較長, 而優點是手續費設定最高限額, 大額匯款與支付更為適用。隨著國際貿易和跨境交流的不斷發展, 中小企業和個人的金融跨境服務需求增多, 大眾化、小額性的特征日益明顯, 傳統結算方式難以適應新的發展趨勢。中小銀行可以借助
區塊鏈技術伺機切入到跨境支付領域:在合規監管的前提下, 通過使用點對點的支付方式, 低成本地提供跨境支付服務, 滿足日益增加的跨境支付需求。運用區塊鏈技術后, 節省了大量中間環節, 手續費和交易成本降低, 結算和清算效率提高, 從而縮小中小銀行與大型銀行的差距, 使得中小銀行在跨境支付領域謀求發展可能。
供應鏈金融。傳統金融環境下, 上下游企業主要是通過紙質單據、票證進行交易驗證, 可能出現偽造的現象, 甚至出現“一票兩貼”等欺詐事件。雖然目前大部分企業已轉向電子化承兌匯票體系, 但中心化的電子票據體系, 準入條件較為嚴格, 覆蓋業務領域有限。實踐中, 由于我國企業商業信用不高, 除少數大型企業開具的商業票據, 其他中小企業的票據幾乎不能在銀行實現融資。
區塊鏈技術是記錄上下游企業關系, 建立整個供應鏈上的互信機制的一種技術實現手段。供應鏈金融需要依靠真實的交易背景, 中小銀行可以充分利用行業信息、關聯信息、集團信息、物流信息等維護整個交易鏈條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整個商業體系中的信用將變得可傳導、可追溯, 使核心企業的上下游存在的大量中小企業的信用增強。由此中小銀行可以為供應鏈上風險可控的中小企業提供票據融資。這個過程中, 也解決了通過貿易背景偽造利用票據進行融資等欺詐問題, 更加規范了商業承兌匯票市場。對于中小銀行來說, 依靠真實可控的供應鏈信息, 能有效識別風險交易, 擴寬業務服務領域和范圍, 增加業務收入。
貿易融資。貿易融資是指在商品交易中, 銀行運用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 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進行的融資。貿易融資、尤其是國際貿易融資普遍存在單筆金額大、時間周期長、業務流程復雜的特點, 隱藏巨大風險隱患。盡管貿易融資往往帶來較高的收益率, 中小銀行也很少涉足。事實上, 貿易融資的最大風險來源于貿易的真實性。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平臺的建立就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將整個貿易相關的所有單據憑證引入到區塊鏈平臺, 并進一步考慮將物流、倉儲、稅務、海關等相關的信息擴充進來, 從而做到平臺上信息形成一個完整閉環。鏈上信息公開透明可驗證, 進而提高安全性, 降低風險。借助區塊鏈, 再結合自身優勢, 中小銀行或將在貿易融資領域賺取高額收益。
客戶積分系統。客戶積分系統的使用和完善是中小銀行進行客戶管理、提高客戶忠誠度, 走差異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然而傳統積分在應用中存在信息不透明、記錄失真、兌換煩瑣、難以流通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大量積分沒有兌換, 相應的積分系統也難以發揮其真正功效。區塊鏈的應用將積分交易可見可追溯, 減少信息不對稱。同時, 使用智能合約進行交易, 實現積分賬戶開戶、兌換、積分清算對賬等流程自動進行, 方便各中小銀行的客戶進行積分查詢、積分兌換和積分互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