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
區塊鏈的創業生態,幾位嘉賓列舉了幾個重要的創新領域,并討論了相應的監管政策對整個創新環境的影響。
冒志鴻認為電子政務類的場景應用可能是一個最容易落地的應用,因為區塊鏈的本質是通過公開可驗證的技術特性形成制造信任的機器,因此區塊鏈的最大的價值就是讓驗證的成本變得極其之低和驗證非常快速高效。由于降低了這種驗證的成本,使得信用更容易建立,那么在政府的電子政務中就容易得到應用,例如政府有很多的證書和文件的相互驗證,可以看到
區塊鏈技術在電子政務相關的應用場景之豐富。
朱江則補充到,他最初接觸區塊鏈技術時是IBM發布的一個白皮書。白皮書里面涉及了公共基礎服務如何應用區塊鏈,在這個服務領域區塊鏈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作用。具體可以發揮兩個方面的作用:第一個方面,效能的提升,第二個方面,增加協同。其實這兩個作用都和區塊鏈本身技術特征相關,因為它是共享賬本,保持數據透明性和不可篡改。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某一個國家在做土地轉讓的時候,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可能就會導致土地有多個人進行同時轉讓,最終導致土地實際上沒有辦法進行轉讓。而這種擱置對于個人來說屬于資產的流失,所以在公共基礎設施區塊鏈可以達到很好的作用。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因為本身的自有體系和新的技術結合中間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所以實現的難度是非常高的。因此能夠大規模的應用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最后嘉賓們討論了區塊鏈的監管政策帶來的一些影響,這也是創業者們需要關注的。比如在游戲領域的應用場景,由于虛擬貨幣市場的嚴格監管,因此推動實際應用的場景就是基于區塊鏈的積分系統,而不是虛擬貨幣的生態。比如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培訓,也可以通過積分推動整個生態的擴張,讓教育更加專業和有效率。與此同時,由于監管政策的原因,穩定幣以及其他
金融創新類的應用實際上是很難在國內的環境中得到應用的,更加靠譜的前景是通過
聯盟鏈來實現積分系統的生態,通過通證經濟模型的應用實現生態內的利益分配。簡而言之,嘉賓們認為to B市場的大規模應用正在興起,而to C市場由于監管的限制建議基于積分生態來拓展。
圍繞著區塊鏈3.0時代的應用進行討論,包括應用場景、區塊鏈的基本生態以及監管政策。我們看到一方面雖然
數字貨幣市場遇冷,但是實際的場景應用正在不斷發展,且隨著技術的迭代影響不斷擴大,另外一方面由于監管的作用,因此創業者們的創新要基于現有的環境來拓展,以聯盟鏈、面向企業應用和通證積分生態為核心來推動實際應用是一種可行的路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