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1992年鄧小平在
深圳“畫下的圈”推進了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那么2017年4月1日成立的
雄安新區將可能成為引領社會變革的那個城市。正如新華社評論的那樣,雄安新區是面向未來的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這樣的政策定位直接將大數據、AI、
區塊鏈等面向未來的新技術與雄安緊緊捆綁。今年4月出臺的《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推動信息安全技術研發應用,發展規模化自主可控的網絡空間安全產業。超前布局區塊鏈、太赫茲、認知計算等技術研發及試驗。”
從河北省省長的公開講話和發布的政策文件來看,未來區塊鏈在雄安新區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及公共事務管理方面。
比如今年10月河北省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勇于探索創新,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充分運用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完善政務服務技術支撐體系,以技術創新推動業務重組和流程再造,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實現互聯網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
再如今年5月,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在雄安新區全球推介活動上提出,雄安將擁有功能強大的“城市大腦”,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規劃建設雄安智能城市大腦。未來雄安將在數字城市中模擬仿真,在現實城市中優化運行,真正實現城市智能治理和公共資源智能化配置。
目前,雄安所有工程建設都要通過雄安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比如雄安新建造樓宇、出租的房子、工程訂單的授信融資、工程建設農民工的薪水、植樹造林等等。
可以說,雄安新區建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一人一丁都與區塊鏈密不可分,更加與國家政策紅利密不可分。很多媒體評論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區塊鏈第一城”,也許一點不為過。
從雄安新區的區塊鏈發展來看,政策主導效應十分明顯,政策主導發展的傾向也比較明顯。如果不是因為政策利好,這些地方本身并不具備
區塊鏈技術發展的經濟、人才、技術等先天優勢。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雄安新區的區塊鏈發展已經走出了領先的一步。同時也可以看到,雄安新區的政策因地制宜的結合了本地區的經濟社會實際,分別立足政務、產業、大數據等各自優勢,順勢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