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一開始,
比特幣迎來每天的持續下跌,終于在11月25日這天產生了短線大跌,一度跌幅高達15%,低至3601.52美元的水平,創下了
加密貨幣自2017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樣的價格已經讓部分礦場無法覆蓋自身的挖礦成本。
本次比特幣價格下跌,是自2017年9月以來新低,從前期最高點共下跌了約80%。而造成本次比特幣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呢,后續影響又有哪些?
關于上周比特幣大跌的原因,眾說紛紜,官方媒體央視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近日央視財經頻道的經濟信息聯播中,對比特幣近期暴跌進行了專題報道,并將比特幣大跌的原因直指本次BCH硬分叉。
理性來看,BCH作為
btc的分叉幣,是在新區塊容量等新規則產生的一種新鏈,因比特幣硬分叉動搖了比特幣的內在基礎,極大弱化了比特幣的優勢,其產品BCH與比特幣形成競爭與共生的關系。在吳忌寒與CSW的算力大戰中,比特大陸真實挪用了礦工的算力臨時加大BCH ABC的挖掘算力。
算力的挪用,減少了比特大陸BTC的挖礦效率,降低了BTC的全球總算力,而這一中心化的做法也動搖了礦工們的價值共識。而從時間線上看,BCH硬分叉發生在11月16日,而之后確實BTC開始頻繁下跌。
在BCH硬分叉算力大戰時,CSW曾表示,如果礦工支持吳忌寒,他將以美元大量拋售比特幣,他認為比特幣市場沒有空間了,比特幣將跌至1000美元以下。雖然至今仍未見到CSW本人做出這樣的行為,但是該言論或許對于比特幣礦工造成了心理壓力。
但是回歸
金融理性,我們從幣值上來進行分析,BCH的總幣值只有BTC的7%不到,體量如此小的分叉幣,它的硬分叉,即BTC的“孫子輩”的幣,對于BTC能有多大影響呢?BCH硬分叉與這波BTC的短線大跌脫不開關系,但是應不至于成為根本原因,或只是一支導火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