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在這里區分一個至關重要但容易忽視的東西:所有權和占有權。
拿護照舉例。每個國家都擁有控制誰出入邊境的權利,每個國家都有一個賬簿,記錄哪些公民可以旅行。護照是一種實物,也可稱之為
token - 用來查看這個賬簿。
在數字世界之前,占有表明了對該權利的所有權。澳大利亞護照賬簿帳由每個州政府持有的索引卡組成。當邊境的人員拿到交來的護照時,可以推測持有護照的旅行者被列入允許旅行的賬簿。當然,這種邊界管制很容易受到欺詐。
占有權意味著所有權,但占有權不是所有權。現在,現代護照允許當局直接確認所有權。他們的數字化功能允許
航空公司和移民局查詢國家護照數據庫并確定乘客是否可以自由旅行。
護照是這種區別的一個相對簡單直接的例子。但正如
比特幣所表明的那樣:貨幣也是一個賬簿。
鈔票的占有權表示所有權。在十九世紀,銀行票據的擁有者 - “持票人”有權向發行銀行提取票據的價值。這些紙幣是發行銀行的直接負債,并記錄在銀行的賬簿中。占有權制度表明了所有權意味著鈔票易被盜取和偽造。
在我們的法定貨幣中,五美元的鈔票不能退還給中央銀行換取黃金。但這種關系仍然存在 - 鈔票的價值取決于對貨幣和發行貨幣政府穩定性的社會共識。不幸的是,正如津巴布韋人,南斯拉夫人和德國魏瑪共和國所看到的的,紙幣不是財富,。一個鈔票是對(現在合成的)賬簿中的關系的調用,如果該關系崩潰,則鈔票的價值也會崩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