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超級賬本Meetup在
北京舉辦,華為云
區塊鏈架構師張子怡分享了華為在面對區塊鏈時的選擇、創新與策略。
以下為張子怡演講精編,由巴比特整理。
華為面對區塊鏈做出的三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要不要做區塊鏈?
我們當時問了自己四個問題:一是有利可圖嗎?很多報告顯示,2020年基于區塊鏈的業務將達到1000億美元。二是政府支持嗎?各國政府態度積極,鼓勵探索應用場景。三是社區和標準組織支持力度如何?可以看到,18年是
區塊鏈應用元年,開源和標準加速,產業逐漸成熟。四是有應用場景嗎?區塊鏈也許會誕生創新新市場或許將重構和優化現有市場,比如房屋租賃是中心化的,未來也許是每個人把自己的房屋信息放在鏈上,形成一種p2p的去中心化模式。
基于這四個自問自答,我們看到了區塊鏈的前景。我們得出了自己的判斷:區塊鏈行業應用將加速推進,從
數字貨幣向
金融和社會各領域滲透擴散。
2009年中本聰發表了
比特幣白皮書,開啟了區塊鏈1.0時代,但因為受限于交易性能和交易功能的單一,它的應用只能是數字貨幣的形式。伴隨著
以太坊智能合約的出現,區塊鏈迎來2.0時代,區塊鏈的交易能力大幅度提升,但性能還是不夠高,只能用于高價值低頻次的交易場景。2017年,超級賬本的出現,迎來了聯盟鏈的到來,整體交易性能進一步提高,可以在一些更為復雜的場景上應用,我們認為這是可編程的區塊鏈3.0時代。基于這種的考慮,我們覺得聯盟鏈/私有鏈會是企業級應用的主戰場。
第三個選擇是怎么做?BaaS平臺為最終選擇
我們結合區塊鏈的落地場景,文化、娛樂、金融、醫療、版權、教育等,經過了一系列的考慮,最終認為公有云是區塊鏈的最佳載體。因為云它自身的開放性、網絡性能以及資源的易獲得性,符合區塊鏈自身的一些特性。而且聯盟鏈要想提高它的性能,其實需要自身有一定節點可信、可靠、可控,在公有云上實現安全更簡單。因此我們得出結論:區塊鏈與云計算的結合越發緊密,BaaS有望成為公共信任基礎設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