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案件中,
區塊鏈取證是如何進行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中經天平版權總監劉勁雄。劉勁雄介紹:“我們屬于第三方的電子取證平臺,我們通過可信時間,包括區塊鏈存證技術、第三方司法鑒定等一系列技術來保證取證的真實。本次案件,今日頭條(抖音短視頻母公司)委托我們進行取證工作,這些證據取完后,我們已按相關流程,把這些證據交給了今日頭條。”
據了解,2012年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正式將“電子數據”規定為法定證據種類之一,電子證據在訴訟中取得了合法地位,意味著聊天記錄、電子郵件、網頁截圖、微博私信等都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區塊鏈作為電子證據的一種手段,已經存在有幾年時間了,本次訴訟并不是區塊鏈存證技術的第一次應用。
那么,本次案件區塊鏈取證分為幾個階段?劉勁雄介紹:“本次取證分為取和存兩個階段。在事前取的時候,我們通過網頁取證、檢測網絡環境,包括查看對方IP地址,查看對方的注冊備案號,包括登錄對方的主頁等一些列綜合手段來證明證據的真實性。你可以這樣理解,原來公證處要做的事情,我們把它搬到線上做一遍。”
取完證據之后,會不會對取的證據進行篡改呢?劉勁雄解釋稱:“區塊鏈主要解決的是存的問題。取完之后,我們對它提取一個哈希值,這個哈希值就是這個證據的唯一 ID,這個值是永遠不變的,然后我們通過
區塊鏈技術進行分布式存儲。在這個階段,我們綜合運用了可信時間、區塊鏈,保證它不被篡改。”
如果對方律師對證據提出質疑?劉勁雄表示:“如果對方的律師對這次提交的證據提出質疑,我們也會派我們的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解答,包括我們的平臺可以提供在線驗證、在線調取等服務。”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